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高质量发展要求淡化GDP情结

李义平

2018年01月30日14:15    来源:中国日报网

原标题:高质量发展要求淡化GDP情结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其基本特征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变化将带来发展模式、衡量指标、动能转换等一系列深刻的变化。

  经济学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是不同于经济增长的。经济增长通常指简单的GDP的数量的增长,而发展则指经济、社会、自然界的全方位的发展。照此逻辑,高质量的经济发展理所当然地包括一般所讲的产品质量。除此之外,还包括产业层次,产品结构,产业布局,资源配置科学、有效、合理,资本边际效率趋于相等,且充满活力,形成了现代产业体系,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是相对平衡、相对充分的,能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总之,是微观层面、宏观层面、社会层面、自然环境层面都高质量。这样的发展,靠全要素生产率,靠创新,是可持续的发展。

  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是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核心指标GDP所反映不了的,追求GDP总量和速度的冲动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和经济发展质量的要求是相逆的。GDP最初是1934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为了反应美国的经济总量和经济状况提出的一个总量概念。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指一定时期,例如一年,一个国家国土范围内,本国和外国居民所生产的供最终使用的商品和劳务的价格总和,是一个交易额,是一个总量概念。它适用于美国这样一切都纳入交易,自然而然形成GDP的国家。

  GDP从诞生的那天就倍受诟病,随着全球贫富分化的加深和环境污染,改变用简单的GDP指标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经济学家发明了幸福指数和人类发展指数。GDP掩盖了许多无奈的、甚至是不好的方面。污染导致空气净化器卖得很好,企业的收益提升了,GDP增加了,但对于老百姓而言实在是无奈的选择。几辆汽车平安无事的行驶,对GDP的贡献是正常的。假如出了严重的车祸需要换新车,人民群众的福利遭受了巨大损失, GDP反而增加了。

  此外人们看不出GDP到底是外国人帮着做大的,还是本国人自己做大的,看不出是本地人自己做大的,还是外地人帮着做大的。GDP还掩盖了债务状况,一个地区的GDP规模很大,但可能是高额债务支撑的,潜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

  GDP看不出经济增长的质量,传统的速度很快的粗放扩张的模式使得GDP增长很快,但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人民群众变化了的高端需求满足不了,严重外溢。只要GDP还是考核的指挥棒,GDP造假就不可避免。

  GDP成为主要的衡量指标,且一度成为各级地方政府的矢志追求,是在追求速度的背景下形成的。现在我们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进入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样的转变是一个艰难而伟大的历史进步,是一个系统工程。历史的经验证明搞速度容易搞高质量难。为此,我们首先要淡化GDP情结,淡化速度情结。在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一是要在质量转换、效率转换、动力转换上下功夫,要有战略定力,慎言刺激。二是要按照新发展理念,研究和设计能够确保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和考核指标。考核指标相当于高考指挥棒。三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真正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相对于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更有利于高质量发展。四是创造创新的环境,创造企业家脱颖而出,茁壮成长的环境,以各方面的创新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李义平专栏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