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

2017年11月27日11:02    来源:福建日报

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的旗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一个关系根本、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用制度体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报告还指出了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中的重要地位,作出了制度安排,科学设计和规划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宏伟蓝图,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遵循

民主是长期以来人类社会所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对于民主的内涵和民主的实现途径,各个国家和不同的阶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思考和实践要求。资产阶级对民主思想在冲决封建特权思想和等级制度方面,有其一定的历史进步性。但是资本主义民主是维护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政治工具,其根本政治主张在于强调和支持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从一开始就具有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与内在矛盾。与资本主义民主形成最鲜明对比的是以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特征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人民自主管理国家和社会,这是保证人民主体地位的国家政治制度在实践中的必然体现。从新中国确立人民民主制度开始,中国就走上了一条与西方民主政治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这是由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条件所决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所以行得通、有生命力、有效率,就是因为它是从中国的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的。

长期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并形成一整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安排,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对于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个问题,我们党得出一条基本结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其中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坚持党的领导还是依法治国,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决定的,同时也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为了体现人民利益、维护人民权益、增进人民福祉的根本旨归所必须遵循的。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推进国家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深刻把握“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基本结论,使党的一切执政活动、国家的一切治理活动都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效凝聚起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发展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不仅是这样认识的,更是这样实践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民当家作主与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得到了完全统一。也只有从源头上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系,才能准确把握党的领导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障作用。因此,人民当家作主,深深地扎根于中国历史土壤,汲取着最深厚的社会政治文化营养,它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成功探索方案,凸显了社会主义民主的价值。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唯物史观基本内涵

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最基本观点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活动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早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在《神圣家族》一书中明确指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决定历史发展的是“行动着的群众”,从而确立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主体地位,实现了历史观上的伟大变革。从毛泽东同志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人民是历史进步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利益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正是基于这个基本原理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因此,坚持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特征,就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坚持我们党的宗旨和纲领。

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理论,为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着切实的理论依据。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中,人民创造历史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在此进程中,人民代表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同时也代表着先进生产关系和先进制度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他们以群体历史合力的方式决定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因此,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同我们党长期以来一直强调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样,都统一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都体现着马克思主义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一致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于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突出强调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支持和保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习近平总书记就坚持人民主体地位问题进行过多方面的重要论述,无论是强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还是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主张“人民是改革的主体”,以及提出新时代密切联系群众路线,都充分说明了在中国社会,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文化建设各个环节的基本遵循与现实形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无不深刻而生动地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当代价值。

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而其中作为我国制度体系中的一项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自创立以来,长期的政治实践充分证明,这是一项真正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卓有成效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好制度。十九大报告对如何进一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完善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路新举措:

一是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主体地位,行使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100多年激越变革、激荡发展的历史结果,它体现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人民通过普遍的民主选举方式产生自己的代表,并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作为我国宪法规定的立法机构,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愿、得到人民拥护。

二是要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深深地扎根于人民中间,更好发挥人民代表作用,通过他们进一步动员人民群众以国家主人翁身份投身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全国有260多万各级人大代表,通过加强他们与人民群众的联系,进而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才能更好地发挥代表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方面的独特作用。一个国家人民的民主权利,不仅表现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和选出自己满意的代表,更体现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拥有持续参加的权利。这就需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和加强人大代表重要作用,不仅需要更加完备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更加完整的参与实践,从而真正有效地起到保证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国家意志的统一性。

三是把握现实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身建设,不断地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不是一句口号、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强调人民当家作主,目的就是为了实现人民在国家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民主权利,而不能将民主权利局限于某一个方面。党的十九报告提出,要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这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实践中,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定沿着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阔步向前。

(作者为福建社会科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哲学所所长张文彪)

(责编:宋美琪、杨丽娜)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