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网评精粹

“误把当阳作灌阳”是封懒政举报信

沈道远

2017年11月15日14:16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湖北宜昌当阳市官方网站日前发布了一则宣传当阳市国土资源局扶贫工作的文章,但文题却为《灌阳县国土资源局多举措助推精准扶贫工作》,除部分时间、数字上略有出入,绝大部分内容包括投入资金和修路里程均与11月6日桂林市灌阳县在广西国土资源厅官方网站上发布的文本一致。13日,当阳市委宣传部办公室人员告诉澎湃新闻“确有此事”。(11月13日澎湃新闻)

前有“神木爱长沙”的乌龙,如今再现“误把当阳作灌阳”的黑色幽默。类似的事情一再发生,除了一次次引起舆论围观吐槽外,也在严重地透支着政府的公信力。湖北当阳市与广西灌阳县相距千万里,却因为一则扶贫抄袭文章被联系在了一起,这荒唐滑稽的背后,暴露出了当地懒政之殇。

为何当阳市要抄袭灌阳县的扶贫文章呢?简而言之一个字“懒”。也正因为“懒”出了境界,所以才会连标题都懒得改动,故而闹出了这则笑话。不少网友调侃涉事的“文抄公”愚笨至极,抄袭这等小活儿都不会。其实,出现这种事情,又怎么可能把板子全部打在“文抄公”身上呢?如果领导认真检查审核一下稿子,怎么可能发现不了这样明显的错误?再说,文章挂网之后为何就没人及时发现并更正呢?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大家都“懒”:“文抄公”懒得思考,领导干部懒得审核,文章刊发之后官员也懒得去看。

其实,这些年,关于官抄的新闻已经屡见不鲜了。比如“开封指导漯河”“邯郸学步青岛”,以及郑州某机关门前宣传栏里出现“人文宝鸡,活力宝鸡,和谐宝鸡”及“建设诚信宝鸡”之类表述。这些“官抄文”一看就知道是简单复制粘贴的“杰作”,基本的校对审核步骤都直接省略了。谁能说这样的履职尽责,具备起码的认真负责精神呢?也难怪有网友会在看到新闻后留言质问:长此以往,部分机关领导干部会不会懒得生活都不能自理?

当然,“官抄事件”之所以不断发生,也和官样文章有一定关系。如果我们去翻看一些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调研报告、年终总结、经验信息等,我们会发现,这些文章模式化痕迹浓重。加上,各地相同机关部门的日常工作相近,工作缺乏亮点和创新,因此如果要写官样文章,最为简单便捷的方式就是“借鉴”。甚至,有的官样文章信奉“拿来主义”,只需将原来的文章换一换标题、称呼,改一改单位、时间等,就能堂而皇之成为一篇新作。比如,2014年,山西交城县委书记李志安讲话稿抄袭吕梁市委书记高卫东,稿件只是将原稿中“我市”改为“我县”,并对其它细节做了修改,抄袭率达九成。

诚然,公文写作有一定的格式要求,但是如果公文写作成为了僵化死板的“八股文”,是不是也一定程度上给抄袭提供了生存空间呢?都说文无定法,公文写作也当如此。可令人遗憾的是,总结公文写作“套路”是易学的,而要开创新文风,打破旧格式是艰难的。之所以难,除了体制和积习的因素外,就是人性的懒惰。

因此,对于“误把当阳作灌阳”,不能简单地当个笑话看,而是一封鲜活的懒政举报信。对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则要加强效能建设,鞭打“懒牛”,一则要改进文风,反套路。抄袭一篇文章,表面上看只是一件小事,但当地要为此付出的代价却是政府的公信力和一座城市的形象。这个教训,不可谓不深刻,还望各地铭记勿忘。

(责编:谢磊、赵晶)
相关专题
· 清风时评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