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光明时评:精准扶贫应先补治理短板

2017年08月22日08:01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精准扶贫应先补治理短板

  日前,审计署发布第二季度国家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进审计结果公告,指出扶贫领域还存在政策落实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等多方面问题。在此次审计抽查的59个贫困县(区、市、旗)中,有20个县的39个扶贫项目未实现预期效果,涉及资金10074.44万元,有6个县的13个扶贫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不到位。此外,多地还存在贫困人口数据信息方面不准确、不完整,违规使用扶贫相关资金等恶劣情况。

  扶贫攻坚战进行到今天,我们面对的贫困已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啃硬骨头”“拔硬钉子”着实需要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勇气,也更考验各个贫困地区的治理能力及智慧。好走的扶贫路已经走过了,能想到的扶贫招也都试过了,剩下的脱贫任务如何完成?随着最后承诺兑现日期的日益临近,要格外警惕“造盆景式”的作秀扶贫,这种盆景在多次扶贫审计中都不难寻到踪迹。

  这种作秀扶贫有作风上的问题,也有扶贫资金发不下去、贷款不知如何使用、扶贫项目推不开等问题,凸显了治理存在短板。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乃至扶贫政策衔接不畅等,都是治理短板的集中体现,而对发展规律及经济资源驾驭能力的不足,势必造成改革乏力。从这个角度讲,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的忠告,对贫困群众与基层治理同样适用。

  从此次发布的审计公告看,有42个县的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交通扶贫等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12个县的财政资金统筹盘活不到位、项目推进缓慢,导致6226.11万元资金结存1年以上,其中5585.07万元结存两年以上。能力不足的困局不破,扶贫事业就很难打开新局面、走出新路子。

  扶贫工作要帮贫困群众拔掉穷根,首先要提高行政能力和治理水平,不能让治理“空转”导致脱贫攻坚空转。以扶贫攻坚为目标,从发展视野、理念到具体政策及安排,都必须进行全面的调适改革,以符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扶贫是一项民生工程,只有把这一惠民工程做成实事,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抓住摆脱贫困的窗口期,积极破局,奋发有为,我们就能走出一条稳定有效的精准扶贫之路。(莫洁)

(责编:曹淼、万鹏)
相关专题
· 重要评论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