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

——中央党校学员“新发展理念”系列访谈之三

兰文飞 何忠国 林珊珊

2017年07月12日07:32    来源:学习时报

学习时报:如何理解“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

李培林:我们对生态环境与生产力关系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年中,这种认识大体经历了“牺牲绿水青山得到金山银山”“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几个阶段。把生态环境纳入生产力的要素,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学说的重要发展,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重要提升,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这一认识来之不易,它建立在总结国内外生态环境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我们在发展的进程中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朴素话语,包含财富积累的深刻哲理,包含人民利益至上情怀。

赵九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概念不仅包括人的劳动和创造力,还包括作为人类生存依托和劳动对象的自然界,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决不是对立的,要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解决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要用好生态环境的红利,将其转化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动力,保证可持续发展。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资源利用方式,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于月光:生态环境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这一要素是人类开展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要资产,是人生存的必备条件。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能成为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和民众致富的聚宝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环境是长期稳定地吸引高素质劳动者的必要条件。从全局和长远看,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水平提高的过程本身也是促进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过程,通过环保产业的发展,以及对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新兴产业的带动,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最终实现经济发展这个“效益”和生态环境这个“资产”间的良性循环。

夏帆:从敬畏、改造、征服,到顺应和保护,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一些地区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方式造成的恶果已显现,被事实证明不可持续、难以为继,最终是得不偿失的。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也给予我们深刻的警示。保护与发展并不对立,人与自然也应和谐共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才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实践证明,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

戴邦和:经济发展决定人们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决定人们的生存条件。生态问题不能用停止发展的办法解决,保护优先不是反对发展,而是要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在发展中保护生态环境,用良好的生态环境保证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要素,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赢。我们只有更加重视生态环境这一生产力的要素,更加尊重自然生态的发展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力,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学习时报:为什么说“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李培林:一个国家的政府,有责任向公众提供必需的公共产品,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有责任保证人民群众公共产品的供给。公共产品通常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特征。生产公共产品的目的,首要的是为了人民生活而不是为了营利。生态环境也是一种人们生活必需的公共产品,之所以说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它是花钱也买不到的,或者说是向所有的人同等开放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建设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也从公共产品的角度,把我们对保护生态环境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赵九方: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跃升,随着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制约作用的展现,生态治理也应该纳入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成为衡量政府作为、领导干部个人素质能力的标准。同时,生态需求是最基本最底线的民生需求,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会严重受损,因此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呵护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论断从基本民生和重要公共产品的深度上认识环保的必须性,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视野上看待环境治理的重要性,是我们党民生观念的一大进步。

于月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我们提供生产生活所必需的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等条件,这些都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属性。人民群众作为良好生态环境的受益者和享用者,可以也有权平等消费、共同享用生态环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随着人民群众对这些产品的品质要求及平等共享意识的不断提高,良好生态环境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提升安全感和幸福感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更加突出,是重要的民生福祉。同时,生态环境所产生的效益具有扩散性、外部性的特征,不仅惠及当地,也惠及周边更广泛地区。一个地区出现生态环境问题其影响往往也波及周边,短时造成的问题常常产生长远影响。因此,良好生态环境也是覆盖面最广、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夏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整体上摆脱贫困,正在迈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人民群众的环境焦虑、生态关切正随着经济指数的攀升而日益凸显。物质财富的积累并不代表幸福指数的提升,人民群众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比其他任何公共产品都更重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来对待、作为民生福祉来考量,将生态治理纳入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体现了我们党顺应人民期待,践行宗旨的时代担当。

戴邦和:这一科学论断,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揭示了生态与民生的关系,既阐明了生态环境的公共产品属性及其在改善民生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民生的基本内涵。生态环境是中国梦的一部分,衣食住行无不与环境有关,是老百姓最基础最现实的考虑,所有人概莫能外。保护生态环境,关系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长远利益,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新期待,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更多的绿色福利、生态福祉。

学习时报:“绿色发展既是理念又是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采取了哪些举措将绿色发展理念转化成实际行动?

李培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加大建设力度,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绿色发展的理念,正在落实到各个方面的行动上:从转变发展方式到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从低碳生产到绿色消费;从落实“大气十条”“水十条”“土十条”到开展中央环保督察;大到在长江经济带建设、消除极端贫困等重大工程中严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小到推行“河长制”“光盘行动”等。可以说,我们不仅在经历着绿色发展理念的革命,而且在经历着绿色发展的行动变革。

赵九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和发展方式的高度重视。为实现绿色发展,党中央提出一系列新举措,如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等等。

于月光:绿色发展是关于发展理念、发展方式的时代抉择,注重的是更加环保、更加和谐。要想实现绿色发展,必须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六个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经在这条道路上迈开大步向前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都在走向绿色化。

夏帆:一是注重以前瞻的理念引领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历史高度,提出一系列关于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观点,引领社会各界形成新的发展观、政绩观和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二是注重以科学的方案指导行动。《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部署了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具体任务。三是注重以严密的制度约束行动。以制度的形式让各级干部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转方式、优结构、改善生态环境上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取得显著进展。

戴邦和: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战略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维度,强力推进绿色发展,顶层设计与战略部署密集推出。党的十八大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作为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五大新发展理念,绿色发展成为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性认识的最新成果。一系列贯彻绿色发展的政策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美丽中国的绿色底色愈发清新养眼。

学习时报:在新时期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应该如何培育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李培林:落实绿色发展的新理念,是涉及我们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伟大变革,要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辩证思维、综合治理的系统思维、守住生态环境红线的底线思维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维方法,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贯彻到领导方式、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人民群众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空气、吃上卫生安全的食品、享受到优美宜居的环境。政府要肩负起主导责任,广泛动员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共建,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也为子孙后代留下一份绿色财富。

赵九方:加强绿色文化建设,凝聚绿色发展正能量,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绿色文化是绿色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等文化现象的总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绿色发展的理念和行动,是推动绿色发展的精神力量。树立绿色价值观,形成绿色思维方式,坚持和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认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历史规律。树立绿色政绩观,引领绿色领导方式,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树立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文化,力戒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推动形成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于月光:一是努力学习充分认识与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与必然性。二是建立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的思维方式和领导方法,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改善环境与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努力实践绿色发展方式,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化,着力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绿色产业,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增长点。四是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衣食住行中自觉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夏帆:坚持用制度带动。调整优化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加大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的权重。开展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离任审计,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促使领导干部把主要精力放到提高发展质量、优化发展环境上来。坚持转型促动。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三大红线,摒弃传统发展模式,依靠创新驱动形成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产业体系,让生态环境产生更多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坚持感召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广泛开展“绿色创建”活动,营造浓厚氛围,强化公民环境意识。

戴邦和:推动形成绿色思维方式、领导方式、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坚守生态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倍加珍惜和切实用好生态资源优势,无论想问题、作决策都要立足这一优势、放大这一优势。遵循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发展方向,深挖生态潜力,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不断增强以绿色理念引领绿色发展的领导力和行动力,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纳入综合评价体系,对干部行为形成有效的正向激励,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惩戒机制和追责制度,使绿色成为干部政绩的主色调、主旋律。

学习时报:绿色发展不仅是中国的发展方向,也是世界发展的方向。我们应该如何“继续承担应尽的国际义务,同世界各国深入开展生态文明领域的交流合作,推动成果分享,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园”?

李培林: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世界各国要以对人类未来发展共同负责的精神,秉持平等合作、开放包容、共建共赢的原则,构建绿色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共同建设生态文明,共同享有绿色发展的繁荣。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凝聚了国际社会最广泛的共识,它所倡导和推进的全球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与我国自身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无论其他国家的立场发生了什么变化,我国都将言必信、行必果,认真履行自己的承诺。

赵九方: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气候变化危机的共同挑战下,生态问题俨然已不仅仅是一国的问题。推动国际合作,呼吁全球治理,是我们应对危机的必要措施。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强调国际合作的生态文明思想,如要践行绿色发展的新理念,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生态环保合作,建设生态文明,共同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倡议建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并为相关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援助。这些论述体现了中国在生态文明国际合作中的重要作用,也彰显了中国积极治理环境、维护美好家园的决心和态度。

于月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不仅要节能减排,还要加快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依靠自主,在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走出一条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积极参与国际上关于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理念、技术和资金,通过国际合作和体制创新,促进生产与消费模式的转变。此外,要积极参与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和低碳规则的制定,为我国争取合理的发展空间,通过承诺符合国情与实际能力的自愿减排行动,提升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

夏帆:当今世界,各国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从自然环境到社会经济再到政治外交,联动效应无处不在。要务实推进“中国作为”。面向经济发展新常态,扎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增长,向世界提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中国案例”。要充分展现“中国担当”。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承担起一个发展中大国应尽的责任。要积极贡献“中国方案”,深入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让中国理念赢得世界认同,让中国智慧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同心协力建设地球美好家园。

戴邦和:改变经济生产方式、推进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的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全人类的共识。在中国的积极倡议下,杭州G20峰会就绿色金融议题达成共识,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倡议建设“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赢得国际社会广泛“点赞”。我国在推动世界绿色发展过程中,应当积极履行大国使命,继续全方位推进绿色发展顶层设计,推动绿色发展从“全球认知”走向“全球行动”;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建立健全绿色发展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国际碳市场建设,为跨区域、跨国的低碳合作提供市场化平台。

(责编:杨文全、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