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

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2017年06月13日09:58    来源:山西日报

原标题:转移就业助力脱贫攻坚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冲刺期”。如何让扶贫成果稳得住,贫困人口收入有保障,就必须建立一种常态化的稳增收制度。那么,把农村贫困人口组织起来,通过技能培训,实现技能武装,再通过转移就业,把贫困人口推向市场,让他们凭本事吃饭,靠勤劳致富,无疑是助力脱贫攻坚、稳固扶贫绩效的好办法。

实现转移就业,找准贫困“病灶”是基础。贫困人口,大多文化程度低、没有一技之长,缺乏走出去的能力和视野。这既是致贫原因,又是就业“短板”。这就需要先摸清底数,准确掌握他们的就业意愿和能力,先补上强化技能这一课。各级政府应根据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分类分批组织他们参加护工培训、保姆培训等各种初级技能培训,让他们掌握进入城市的基本技能,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从“卖苦力打工”到“凭技能吃饭”的转变。同时,对培训合格人员,政府还要针对他们闯市场胆量和信心不足的问题,“打包”“抱团”向城市推荐,让他们结对互助走出去,逐渐融入城市生活。

实现转移就业,抓好政策扶持是关键。政策稳定才能保证贫困人口就业稳定。去年,我省在11个县开展了劳务输出“员工制”管理试点,迈出了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路子。政府通过为劳务输出人员代缴社会保险,为他们解决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建立起稳定的劳务输出队伍。同时,政府还通过加强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鼓励各类用工单位积极吸纳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俗话说:一人拾柴火不旺,众人拾柴火焰高。解决农村人口的脱贫问题,不能光靠政府使力,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也要深入“挖潜”,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腾出一些公益性岗位接收贫困人口,保障他们长期稳定就业。政府对接收转移就业人员的用工单位,可以通过减免税收、购买服务等方式,调动他们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把转移就业做实做深入。

实现转移就业,落实政府“兜底”是保障。这个兜底要兜住两头,也就是在转移就业人员的户籍所在地和就业地都要有服务组织。在贫困人口所在地,转移就业要有组织保障。要依靠乡村基层组织,建立起对劳务输出家庭的服务保障机制。通过邻里结对、互助联盟、志愿帮扶、有偿服务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协调解决外出务工、转移就业人员家族中留守老人、留守儿童的照看、农忙缺工和家庭应急等实际困难。在转移就业所在地,也要建立相应组织。贫困人口户籍地的基层组织,要继续做好跟踪服务,主动与就业地政府有关部门、企业、法律援助机构等对接,拓展服务功能、延伸服务链条、跟踪搞好服务,及时提供政策咨询、争议调处、应急维权、心理疏导和临时救助等服务,切实维护转移就业人员在劳动保护、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方面的合法权益。只有把服务贫困人口的两头连接、贯通了,把转移就业人员始终置于组织的关怀保护下,才能让他们舍老家、奔新家,放心大胆地走出去、沉下心来干工作。

实施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是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增加收入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加快城乡融合,稳定农村经济的一项有力举措。各级政府要开阔思路、用好政策,精准服务、打造品牌,使转移就业成为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重要途径,使广大农民与城镇居民一起,携手步入小康社会。

(乔永胜)

(责编:实习生、谢磊)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