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网>>理论>>网评精粹

“兰考之变”是精准扶贫思想的生动实践

安子州

2017年03月29日16:1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55年前,焦裕禄拼尽一生,发誓改变兰考面貌。55年后的今天,兰考迎难而上,打赢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3月27日,河南正式宣布,兰考率先脱贫。(3月28日人民网)

“爸爸,兰考脱贫了,您的夙愿终于实现了!”“兰考脱贫了,焦书记的夙愿终于实现了,这是对焦书记最好的纪念。”“焦书记,兰考人民脱贫了,俺心里啊跟您一样高兴、激动。”“兰考这几年确实发展得很不错,完全变了个样子,已经看不出‘贫困县’的模样了”......从焦裕禄的儿子焦跃进的真情告慰,到基层干部的由衷感叹;从“焦裕禄”扮演者贾文龙流露出的喜悦之情,到广大网友热情洋溢的评论,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兰考脱贫兑现了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实现了焦裕禄的夙愿,是共产党人交给人民的一份满意答卷。

交上这样一份满意的答卷实属不易。54年前,从焦裕禄时期治理“三害”,到如今摆脱贫困,兰考每一步前行,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那就是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脉相连。正像外媒所言,“中国是世界脱贫的典范”;兰考,无疑是这项伟大事业中一颗耀眼的星。

兰考脱贫,是党中央正确决策的结果。2014年,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习近平总书记将兰考作为联系点,两次亲赴兰考指导工作。面对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和全国人民期盼,兰考县委、县政府郑重作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的承诺。几乎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洞村与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时第一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此后,“精准扶贫”迅速传遍大江南北,成为中国脱贫攻坚最重要的关键词,一场精准扶贫的攻坚战在贫困地区全面展开。“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脱贫工作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毫无疑问,兰考脱贫是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的生动实践。

兰考脱贫,是对焦裕禄精神的生动践行。制定《2014—2016年扶贫攻坚规划》,向全县115个贫困村派驻345名工作队员;县领导包乡、县直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党员干部包贫困户,层层落实帮扶责任;针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户,因村因户施策,制定了12项有针对性的具体帮扶政策;运用“互联网+”思维开通《兰考扶贫手机报》,县电视台每周播报一个驻村工作队开展工作的情况......兰考广大党员干部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把焦裕禄同志的“三股劲”挂在嘴上、落实到行动上,不仅唤醒了干部群众骨子里的干劲,也锤炼了队伍,肃正了作风。也正是依靠这种血脉相连催生的焦裕禄精神,兰考党员干部补强“精神之钙”,筑牢“作风之基”,带领人民群众,实实在在趟出了一条决胜贫困之路。

兰考脱贫,是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的真实写照。“贫困不能怨天怨地怨政府,脱贫致富也是老百姓自己的事,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咱们心里转过弯,往脱贫致富上使足劲,哪有过不上的好日子。”这句朴实的话语代表了兰考贫困群众的共同心声,正是有了这种“不等、不靠”的积极主动思想,加上牢牢扭住推动产业发展这一根本任务,突出产业聚集区为龙头、一乡一业布局重点乡镇、骨干企业支撑产业覆盖示范村,极大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形成了“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的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可见,脱贫攻坚是各级政府的责任,更是贫困群众自身的迫切要求,归根到底还是要靠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因此,脱贫攻坚必须要把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始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

脱贫不是终点,奔小康还在路上。只有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走完预定的征程,才能让脱贫与致富呈现无缝衔接的良好态势,进而实现全面小康。诚如焦裕禄干部学院特聘教授武占英说,脱贫只是开始,接下来兰考还要继续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探索县域治理的长治久安,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奔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编:黄策舆、谢磊)
相关专题
· 网评精粹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大国”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

微信“扫一扫”添加“人民党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