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上合组织,多边合作的典范

2014年09月11日08:1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上合组织,多边合作的典范

2014年8月14日,上合组织成员国首批中学生交流夏令营来到天津。图为来自塔吉克斯坦的中学生与中国学生一起体验活字印刷术。

资料来源:中国海关

9月11日至12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将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上海合作组织从成立至今,各成员国秉承“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务实推动合作,在安全、经济和人文等领域取得辉煌成就,已经成为颇具影响力和威望的国际组织。面对国际和地区形势的深刻变化,上合组织如何谋求更大发展,举世瞩目

不断巩固的欧亚地区“稳定器”

许涛

此次上合组织峰会的召开,恰逢世界和地区政治力量调整和动荡时期。美国在中东、中亚、南亚摆出收缩态势的同时,将亚太地区作为聚集力量的重点;乌克兰危机撕破了俄罗斯与西方间的最后一层面纱,地缘政治博弈锋芒毕露;2011年以来,中东政治生态严重失衡,政治角逐、教派纷争、种族矛盾交织激化,“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兰国”极端组织猖獗为患;美国及盟国即将完成从阿富汗的大规模撤军,总统选举后,阿国内民族和解与政治重构前景充满变数;中亚地区内部“三股势力”和国际跨国犯罪团伙沆瀣一气,在上合组织国家和中亚地区制造的暴力恐怖事件有增无减,严重挑战地区安全,威胁各国社会稳定。

上合组织从成立之日起,就将通过高效务实合作维护地区安全与稳定作为重要职责之一。对冷战后欧亚地区基本形势的准确判断,决定了上合组织在地区安全合作中的优先方向。深入探讨区域内外安全,共商维护安全的举措,必将是上合组织峰会的首要议题。

首先,践行新型安全观,推动新安全理念成为欧亚地区各国共识。冷战后,对新型安全合作模式的探索愿望日益强烈。2001年上合组织正式成立,成为冷战后国际关系变化的重要标志,也代表着探索新型安全合作的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上合组织首倡以相互信任、裁军与合作安全为内涵的新型安全观,提供了以大小国共同倡导、安全先行、互利协作为特征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经过10多年的实践,上合组织结合本地区形势,将新安全合作理念逐步推向完善。在今年的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峰会上,习近平主席提出,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走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这也是对上合组织安全合作理念的重大创新。

其次,建立安全合作专门机构,调配有效资源抵御安全风险。今年是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怖机构成立10周年。该机构是继秘书处后上合组织的第二个常设机构,其成立不仅标志着上合组织机制化发展日趋成熟,也说明了各成员国应对安全威胁和维护地区稳定的坚定决心。成立10年来,该机构在协调各成员国间的执法安全合作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反恐法律体系;二是积极开展情报交流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反恐数据库,提供了各成员国职能部门的协作平台;三是建立成员国大型国事活动安保合作,该合作机制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启动,于2012年确定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大型活动安保合作常设机制,有效保障了如上海世博会、索契冬奥会等重要国际盛会安全进行;四是继续扩大成员国安全执法合作,根据欧亚地区安全形势变化,上合组织地区反恐机构决定将打击毒品犯罪和网络安全作为新的合作领域,并计划成立下属专家组,以有效应对新的共同安全威胁。

第三,举行多国联合反恐军事演习,震慑并防范地区“三股势力”。从2002年的“演习—01”到今年的“和平使命—2014”,上合组织联合反恐演习,呈参加国不断增多、参演军兵种不断扩大及演习课目难度不断提高的特点。今年8月,“和平使命—2014”联合反恐演习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由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5国7000多士兵参加,5个观察员国和3个对话伙伴国以及60多个国家的驻华武官团观摩演习,陆军、空军、特战、空降、电子对抗、战略侦察、测绘导航、气象水文等各类部队参演,堪称上合组织史上最大规模军演。已经机制化的上合组织联合军演,标志着成员国国家关系的空前紧密,而各国武装力量通过演习不断提高彼此间的信任与协作程度,在全球和地区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掀起新一波冲击的今天具有特别的意义。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空间广阔

刘华芹

上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历经13年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各国从中得到裨益,进一步增强了合作愿望,目前区域经济合作正在稳步推进。上合组织早在2003年就通过了《成员国多边经贸合作纲要》,如今步入第二个10年,今后一个长期而重要的任务就是推进落实组织框架内的务实经济合作,谋划开展多边经济合作的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是能源领域合作不断深化。能源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最引人注目的是2014年5月中俄签署了为期30年、总金额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购销合同。自2018年起,俄方年供气量将达到380亿立方米。与此同时,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C线正式投入运营,年输气量为250亿立方米。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将于2014年秋季开始铺设,预计2016年底投入使用,届时自土库曼斯坦向中国的年输气量可达到250亿—300亿立方米。

能源合作向深加工方向发展。石油和天然气上中下游一体化合作是未来能源合作的重要方向。由中方融资,在哈萨克斯坦建立了原油加工项目、大型化肥厂等。中塔石油冶炼厂正式动工,可满足塔吉克斯坦市场对石油冶炼产品的需求。中石油以参股形式获得乌兹别克斯坦卡什卡达里亚州化工厂建设项目股份,从事石化项目生产。这些项目基本填补了这些国家的产业空白,促进了各国产业结构调整。

清洁能源成为新的合作方向。中俄之间正在探讨在核能、水电领域开展合作。俄罗斯水电公司和中国电建集团商定向俄罗斯小型水电站发展投资35亿到50亿美元。此外,中哈及哈俄之间商讨开展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领域合作。

二是金融合作成为亮点。各方强调加强对话,扩大财金合作,深化区域经贸联系,并提升本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各方还在讨论组建上合组织发展基金(专门账户)和上合组织开发银行等问题。各方商定,进一步促进区域贸易和投资发展,提高应对外来不利冲击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融资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期间,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包括未来中方将向乌兹别克斯坦投资77亿美元,向吉尔吉斯斯坦投融资30亿美元用于双边投资项目建设等。2014年5月,中哈签署多项融资协议,哈萨克斯坦开发银行与中国开发银行在上合组织银联体框架下签署5亿美元的授信总协议,用于对哈非资源领域项目投资,中国进出口银行将为哈开发银行提供10亿美元上合框架内优惠贷款,用于奇姆肯特炼厂改造项目。

成员国间签署本币互换协议。2011年,中哈和中乌分别签署总额为70亿和7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2014年8月11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和中国人民银行就本币互换协议达成一致。

金融合作形式日趋多样化。2009年5月,中哈两国间的首个商业基金“中信卡森纳直接投资基金1号” 正式组建,2012年中俄投资基金正式运行。2014年中俄两国成立了独立的联合评级机构,对两国投资项目情况进行评估,未来逐渐为其他国家提供评估服务。中国银联计划未来3年在俄发行200余万张卡,同时协助俄方建立本国支付系统。这些新的金融合作形式促进了区域投资的发展。

三是农业合作正在起步。2012年,上合组织第二届农业部长会议审议通过《上海合作组织政府间农业合作协定(2013—2014年农业合作计划)》。中方倡议,成员国应不断完善农业合作机制,加强粮食安全合作;推动农业信息共享;推动农业科技交流合作;持续推动企业参与合作等。中国农业机械维修中心在塔吉克斯坦成立,中方还将在塔建立高技术含量的农业示范项目、进行良种培育等。吉尔吉斯斯坦正探讨向中方出口农产品等问题。

除上述领域外,上合组织各成员国在加工制造业、物流服务业、交通基础设施及园区建设等领域也开展了广泛合作,使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作者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

为发展打牢民意和社会基础

杨进

人文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成为上合组织发展的重要支柱。人文合作不仅受到成员国越来越多的重视,合作成果也日趋丰富。2014年,这一趋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夯实。

根据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2013年3月达成的共识,中俄两国政府决定于2014年至2015年互办青年友好交流年。今年在该框架下,两国从政府部门到民间组织积极行动,开展了内容、形式丰富的青年文化活动,各种中俄文化节、艺术节、文学讲座在两国成功举办,吸引了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人的极大关注和积极参与。

在中亚成员国中,以上合组织为框架的各种双边和多边文化交流同样精彩纷呈。中国驻哈萨克斯坦大使馆今年春节期间拉开了“2014年哈萨克斯坦中国文化日”活动序幕,“我与中国的故事”征文活动也得到了哈青年踊跃参加;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主办的“长青杯”中乌知识竞赛和“我和新时代的丝绸之路”征文比赛取得圆满成功;“2014年吉尔吉斯文化之夜”“邂逅高山之国——塔吉克斯坦文化展”“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军乐节”等系列活动,增进了中国与中亚成员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深厚友谊。

上合组织重视青年工作。按照承诺,中国政府今年继续增加面向成员国青年学生的政府奖学金留学生名额,到中国留学的成员国大学生数量迅速增长;上合组织大学各成员国项目学校积极工作,项目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蓬勃展开;“2014年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和对话伙伴国大学生暑期游学活动”等青年文化交流项目获得良好的社会反响。

当前,上合组织框架内的人文合作已经从官方主导逐渐走向民间,吸引越来越多的民间机构和人士参与其中,涉及文化、卫生、教育、体育、旅游、影视和科技等多个领域,极大地丰富了人文合作层次和内容,为成员国之间夯实全方位合作的民意和社会基础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本版图片除注明出处外由新华社发

版式设计:蔡华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