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宋养琰:经济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2014年05月28日16:3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我一直认为,经济学不应是一门纯粹研究经济的学科,它更应该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因为,鉴于人的复杂性、人的行为的复杂性和市场的复杂性,只有融合多个学科的研究经验,事实真相和相关规律才能被我们更准确、更清晰地认识和发现。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和合

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由于人类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深度不同,形成了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大约15世纪初期,由于商品经济兴起,以及由此而引起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航海技术的发展,扩大了视野,增强了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同时又由于人类在实践中认识自然的不断提高和认识手段的越发精化,人们能够在实验和实证的基础上,利用分析、演绎、归纳等方法,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认知度。随之而来的,人类获取的知识越来越多,也越来越深,科学领域内新的成果不断出现。人们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逐渐把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分开,进而在这个分类的基础上建立起许多较为系统的知识体系。从此,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作为两种不同的科学体系而逐步地分离开来和形成起来。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分离,是科学自身发展中对古代混为一体的科学第一个否定。这个否定无疑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社会能力上的一大突破和飞跃。

本来,大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社会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个子系统,并在大自然的抚育下成长和发展起来的。古往今来,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能够摆脱自然界而独立存在的社会。人类社会至多只不过是运转在宇宙空间一个小小星球之上的一种自然存在的物质及其运转的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科学的上述分类,又是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不足的表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思维能力也继续在发展和进步,因而科学继续向更高的阶段即近代和现代的科学迈进。近代和现代科学不仅比以往任何一个阶段上的科学更加深化和精密,而且能够更充分地反映客观诸事物之间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联系。如果说过去的科学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由“合”到“分”的过程的话,那么,近代和现代的科学,又在进一步的实验和证实以及分析和综合的基础上发展到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即由“分”到“合”的阶段。这里的“合”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不是对往日科学的复归,而是在更高层次上的升华,即相互渗透和融合。

“合——分——合……”,如此螺旋形的上升运动,正是科学自身发展的曲折而又辩证的道路。

当然,我们还应当看到,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发展倾向中,二者之间又不是同步的,而是有先有后。在历史上,比方在柏拉图时代,或在亚里士多德时代,由于他们的超人的智慧和别出心裁,在哲学上和政治学上提出了许多创见,这时,社会学科的发展比自然科学发展更快些。在马克思、恩格斯时代,社会学科中的经济科学,特别作为理论经济学的政治经济学又来了个大发展。可是,到了近代特别是现代,尤其在二战以后,自然科学以信息革命为契机又以神奇般的速度向前发展,使得人们在征服和改造自然以及造福人类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往日的幻想和神话,如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夸父追日等,如今,从一定意义上说,几乎一一变成现实。而社会科学怎样呢?社会科学也有进步,也有发展,但同自然科学相比远远落后了。

西方的学者认为,社会科学落后于自然科学,是人类现代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爱因斯坦就说过:“单靠科学知识和技术是不能使人类走向幸福和高尚生活的。”道理很简单,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如何利用这些科学技术,即按照什么原则、标准来运用它,以求达到为人类服务的目的和目标,这就不是自然科学所能全面回答的问题,而必须求助于社会科学。可是在社会科学落后的情况下,就难能对这些问题给予令人满意的回答。结果如何呢?科技的进步,就并不能完全为人类造福,而是在很大程度上也给人类带来灾难,虽然灾难的形式与过去有所不同,如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及各种斗争的形式和战争等,其后果甚至要比过去更为严重,更为残烈。

社会科学为什么会落后呢?因为历史是动态的、前进的,永远不会是静止的,尽管前进速度不一样,但历史的车轮是任何力量也阻挡不了的。因此,不同的历史阶段就会有不同的社会问题,就需要不同的社会科学中的不同观点、方式、方法来回答和解决。这就决定了社会科学也必须是一个动态的和开放的体系,而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封闭的、我行我素的体系。可是,当代的社会科学由于受到种种历史的、文化的和政治的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往往使其墨守成规和固步自封。这恐怕是社会科学落后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脱节,说明科学自身发育还处于不大成熟的阶段。科学的强大威力在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统一,在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联盟。只有这种联盟,才能使科学尽其所能地为人类造福。

人类发展到今天,终于认识到这样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只有真正的科学才能征服世界。拿破仑曾说过:“只有科学的征服才是不留遗憾的征服”。

二百多年前,法国启蒙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卢梭在探讨人类苦难的根源时指出:“人类的各种知识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这里讲“人的知识”指的就是社会科学。今天,这一论断仍然没有过时。

经济科学与自然科学的融合

经济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及其运动规律的科学。

一般说来,经济科学比其他一些社会科学产生较晚,它并非单纯从社会科学中衍生出来,而是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分离之后并在二者的相互作用中逐步产生的。西方学者认为,社会科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大约在三百多年前,经济科学作为独立的科学,至今大约只有二百年。经济科学越发展,越表明它与自然科学的联系越密切和越深入。

第一,从源头上看,自然科学从来都是构成经济科学研究对象的基础。这不仅是因为人及其社会本身就是自然发站的产物,更重要的是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内容是社会的生产活动。人们要进行生产,必须具备人和物两个根本的条件,而这两个条件的结合,即人使用生产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改变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才形成社会的生产过程。任何生产过程都具有两重性:既是自然的作用过程,又是经济的作用过程。不论在任何历史时期和任何社会条件下,经济的作用过程都离不开自然的作用过程,并要以自然作用过程为基础。所以,作为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的自然科学必须要成为以人类经济活动过程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的基础。

第二, 进而言之,经济科学还在一定程度上研究人的消费、劳动力的形成、人力和物力资源的开发和优化配置等,而所有这些经济运动又都不可避免地发生在自然的作用过程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运动过程就是客观的自然界即物质世界运动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这就要求人们在从事任何一种经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遵从经济运动的规律,而且要遵从自然运动的规律。因此,经济科学不仅要反映经济规律的要求,而且要反映自然规律的要求。从发展的观点来说,为了使经济科学不至处于老化和背时的状态,必须时刻注视从自然科学诸如人口学、数学、地理学、资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地质学、生态学以及农艺学、工艺学等学科的发展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不断地充实、丰富和发展自己。

第三,随着科学的发展,自然科学日益增多地直接渗透到经济科学的研究对象中去,成为经济科学自身的组成部分。现代科学在自己发展中所出现的交叉性、边缘性和综合性的趋势,直接影响到经济科学的发展。由于这种影响,在经济科学领域内,一系列新兴学科学相继出现,并且迅速地发展起来。其中有许多学科是由自然科学与经济科学交相作用而形成的。诸如技术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国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人口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卫生经济学、体育经济学等。在这里,自然科学的一些方面已不单纯是经济科学研究对象的基础,而是直接渗透到经济科学中去,成其研究对象的实体了。例如资源经济学就是一门以自然资源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科学。从趋势上看,人类科学越发展,学科越新,交叉度越大,融合性越强,经济科学对象中的自然科学的成分也就越多。例如:一些直接从工业技术科学中演变而来的运输经济学、热力经济学等。

第四 ,经济科学越来越多地运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作为自己的研究手段和方法。传统的经济科学重定性、重逻辑思维和推理,因而运用的方法重演绎、重抽象。由于近代经济科学的发展,以及经济科学在实践中的广泛运用,仅靠那些传统方法显然不够了。目前,由于电脑及其网络在经济领域内的广泛运用,以及作为自然科学方法的“三论”——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向经济领域中移植,它们又成为经济科学领域中的“三论”,不同的是由于它们着染了经济色彩,被人们称之为经济信息论、经济系统论、经济控制论。事实已经证明,经济科学借助这些颇富生机的“一机三论”,正在大放异彩。

总的说来,不论经济科学在自身的发展道路上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多么大的变化,以及相应地产生了多少新的领域和功能,但它们总归要用来为人类造福。当前,对我们来讲,至关重要的是要利用它们来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来为改革开放服务,来为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服务。

当代经济科学的发展现状和必然趋势

对于当代经济科学的研究,如果不是用静止的观点,而是用发展的观点,不是局限于国内,而是放眼世界,那就不难看出:经济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其它门类相比,在近代特别是现代自然科学影响下,还是发展较快的。就目前的状况而论,经济科学已经形成了一个内容较为丰富、门类较为繁多、用途较为广泛的“科学群落”。

面对这个“科学群落”,我们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质的对称性和量的可比性,或如我们通常讲的按照它们之间原本存在着的“远亲”、“近邻”关系,进行必要的排列组合,从中尽可能地理出一个合乎规律性的层次来,并从每个层次中找出其内部分解的序列。

现在看来,从总体观察,在经济科学这个“科学群落”中,大体可分为三大层次。

一是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这个概念,最早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为了批判杜林而提出来的,后来人们很少提到它。现在看来,这个概念对现实还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理论经济学主要是研究经济科学的原理,着重从整体上或全局上把握经济生活中某些事物的性质、特征及其运动规律。理论经济学是经济科学群体结构中的基础科学,属于这类科学的,在当代已有:政治经济学(不是传统的而是现代的政治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国民经济学、消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从广义上讲,还应包括研究经济现象演变过程的经济史学,研究经济科学本身发展过程的经济学说史和经济思想史学。

理论经济学绝不是自我封闭的理论体系,它还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

二是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是相对于理论经济学来讲的经济学科。它侧重于对现实经济在应用方面的研究,讲求实用和实效。由于近代和现代科学越来越向使用方向发展,应用经济学一般说来要比理论经济学发展的更快一些、更丰富一些、更生动一些。应用经济学包括的学科比理论经济学更加广泛。大凡构成国民经济各个局部运动的一些经济过程和经济问题,都在它的研究之列。根据现状,已经可以看出,在它研究范围之内的大体有三类:

第一是部门经济学。它研究国民经济各个具体部门的经济运动过程。其中包括: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建筑经济学、交通经济学、商业(贸易)经济学、邮电经济学等。

第二是专门经济学。它研究国民经济一些专门领域中的经济运动过程和一些专门的经济问题。其中包括:计划经济学、财政学、货币金融学、劳动经济学、物资经济学、人口经济学、投资学、市场学、教育经济学、卫生经济学、旅游经济学等。

第三是综合经济学。它研究在国民经济总体运动中的一些综合性因素和问题。其中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国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

三是技术经济学。技术经济学侧重于同经济有关的技术性和方法性的研究。其中主要包括:统计学、会计学、经济计量学、数量经济学、技术经济管理学等。技术经济管理学又可分为国民经济技术管理学、部门经济技术管理学、地区经济技术管理学、企业经济技术管理学等。

上述三大层次的先后相承和彼此结合,正是到目前为止在经济科学领域所形成的一个初具规模的基本框架。

这个框架表明,经济科学正处在一个史无前例的兴旺发达的新时代。在这个时期中,任何保守、落后和墨守成规,都意味着对经济科学命运的冷漠和反动。

展望未来,经济科学在新的科技革命浪潮推动下,更是前程似锦。新的科技革命,已经把人类的经济生活越来越超常规地向前推进。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争取生存和发展空间的问题。人类从诞生那天起,就生息在地球表面的这块陆地上,主要致力于对陆地的研究和开发。前苏联火箭之父、航天事业先驱者——齐奥尔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总不能始终躺在摇篮里”。当前,人们已经深深感到,光在这块人口已经显得相当拥挤的人类世袭领地内进一步扩大生产和矿产资源的开发已经不太容易了,所以,现在的一些科学家正在逐步地把目光转向海洋、转向宇宙空间。从发展上看,海洋业即发展了的海洋农业,或以这种农业为基础的海洋工业,是大有可为的。将来可能发展为“耕海”,用海水养殖各种植物;“牧海”,用海水养殖各种动物;还可以建立海底和海上农场,海底和海上工厂等。随着科技的发展,海底和海上城市、海底和海上公园等,也都可能由幻想变为现实。所以,一门新兴的科学——海洋经济学,将成为科学园里的“一支新秀”。

由于宇航工业的发展,宇航经济学也将成为一门新兴的科学跃进经济科学之林。宇宙是人类可以利用的无限空间。所以,有人把宇航工业看作是用来征服宇宙空间的“空中生产力”。由此生产力经济学将会得到更大的丰富和发展。

当前科学工作者的使命和任务

研究科学和发展科学主要靠科学工作者和科学家的辛勤劳动。大量的事实表明,科学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工作者和科学家的素质及其创新和发明。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一生中,虽然把主要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对社会科学特别是经济科学的研究上,但他们从来没有放松过对自然科学的重视。这一点只举—例就足以说明,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日夜思考着如何能在马克思的葬仪上,把马克思一生最卓越的功勋用极其简短的悼词奉告全世界劳动人民,几经修改,仍然把以下一段话保留在悼词中:“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即使它的实际应用甚至还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喜悦,但是当有了立即会对工业、对一般历史发展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的时候,他的喜悦就完全不同了。例如:他曾经密切地注意电学方面各种发现的发展情况,不久以前,他还注意了马赛尔·德普勒的发现。”(《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第375页。)什么是“德普勒的发现” 呢?就是德普勒这位科学家发现了可用高压线的方法将电能由甲地输送到乙地或丙地或较远的地方。马克思从中看到这是消灭城乡对立最强有力的杠杆。恩格斯把蒸汽机和机器的利用,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进一步分工,看成是18世纪中叶“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不容置疑,自然科学在马克思主义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时代在发展,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与马克思恩格斯时代大不一样了。科学在大发展,特别是自然科学在大发展,并由于自然科学的大发展,而在自然科学和经济科学之间出现了种种相互融合的趋势。这都很自然地向社会科学工作者特别是经济科学工作者和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所有人员,相应地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这个新任务的要求首先表现在,要大力和迅速地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特别是自然科学素质,并扩大他们的队伍。西方科学家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说过:“在科学发展上可以得到最大收获的领域是各种已经建立起来的部门之间的被忽视的无人区……到科学地图上的这个空白地区去作适当的查勘工作,只能由这样一群科学家来担当。他们每人都是自己领域中的专家,但是每人对他邻近的领域都有十分正确和熟练的知识”。今天的美国、德国、日本,所以经济发展这样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已经拥有了一大批能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科学家、经济学家、经济管理专家等,并以他们为骨干分别组成各种智囊团,如战略研究所,工程咨询中心,经济咨询公司等。美国的兰德公司、欧洲的罗马俱乐部等,都已成为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人们所不能忽视的研究机构。就我国而言,当前虽然已拥有一批相当可观的科技队伍和科研机构,并做出许多卓有成效的贡献,但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我们这支科技队伍和科研机构的素质还是比较低的,即使其中最高一层的科技人员和一些发达国家中同行业人员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不仅表现在各自的专业水平上,也表现在各自的综合学科,其中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水平上特别是尖端技术上。如何才能迅速地改变我们这支科技队伍的不合时宜的状况呢?除了更新观念和实现教育体制改革外,在我看来,还必须从以下两方面下功夫。

一方面,自然科学工作者必须关心和接近并学习社会科学,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会科学素养,从思想上突破专业的狭隘限制,把科研对象和成果与社会利益有机地协调起来。自然科学工作者必须懂得与社会科学的脱节将会造成自然科学本身的畸形发展,甚至会给社会带来灾难性后果。当今的世界已经没有与社会科学隔绝的自然科学发展之路了。

另一方面,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了解现代自然科学的成就及其意义,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营养来完善和强化自己的研究。离开现代自然科学的帮助,社会科学如同无本之木和无源之水,必将无所作为。更重要的,要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大力发展学术联系和交流。学术联系和学术交流,不仅是一种学术的再创造过程,而且是深化知识的必由之路。上世纪初,罗曼·罗兰曾代表欧洲的知识分子发表过《知识独立宣言》。1920年国际联盟成立“知识交流委员会”,委托爱因斯坦、弗洛伊德等人负责联系。他们呼吁各国知识分子为学术自由与国际间相互了解而努力。迄今为止,国际间的学术联系和交流已经广泛开展起来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知识交流还局限在专业和同行之间。我们所处的时代,使我预感到有这么一种倾向,即趋同、趋统的倾向。科学的统一,也是时代的产物。因此,我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向智慧高峰攀登的征途上,在智力“奥林匹克”运动之中,我们有能力去夺取“金牌”,为人类社会作出我们这个民族应有的历史贡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