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学者论坛)

李义平:城镇化的逻辑

2013年11月18日08:0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面对新一轮城镇化浪潮,我们应科学把握城镇化的逻辑,即到底是经济发展带动了城镇化,还是城镇化带动了经济发展。

从经济学原理分析,正确的答案是经济发展带动了城镇化,典型案例就是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润物细无声”的城镇化。随着经济发展,这些地区诞生了很多民营企业,而相当多的民营企业是农民创办的,需要大量的农民工,于是顺理成章地转移了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这些企业需要聚集地,于是就有了产业聚集、产业集群,以及伴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城镇化。这种城镇化的特点,一是自然而然,由市场力量驱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二是有产业支持,有需求拉动,充满活力;三是遵循投入产出规律,效率较高。由于是市场配置资源,各种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另一种逻辑是由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这种认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更普遍一些,主要是一些地方试图通过人为制造的城镇化带动经济发展。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城镇化通常表现为圈地、盖房子,赶农民进城上楼。这样的城镇化必须有两个方面的准备:一是城镇方面的准备,包括能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能不能提供相应的教育资源、社保资源、居住资源等;二是农民的准备,农民在物质和精神层面能不能融入城镇。如果这两个方面都没有准备好,那么,在地方政府行政力量推动下的没有产业支持、没有需求拉动的拔苗助长式的城镇化,就只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试图用这样的城镇化拉动经济发展,只能是一厢情愿,因为没有产业支持,进城农民收入没有保证,拿什么拉动需求、拉动经济发展呢?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着几千年的乡土文明。多少年来,土地一直是给农民托底的保障,是社会稳定的保障。圈地、赶农民进城的城镇化,使农民无地可种,即使在城里找不到工作也退不回农村去了。表面上进城农民的收入增加了,但他们所有的生活资料都要用钱去买,生活费用更高了。

一些地方盲目建国际化大都市,推行“摊大饼”式的城市建设,城市占地面积越来越大。迄今的人类历史还找不到一个靠盖房子扩大城市规模就成了国际化大都市的案例。“建”国际化大都市实在是一种误区。国际化大都市需要开放,需要历史,需要包容的文化,需要能够处理相应事务的法律,需要国际范围内的人流、物流、资本流,需要世界认同,而不是大拆大建“建”出来的。

世界上有些趋势是不能扭转的,因为其中包含着支配事物发展的规律;世界上很多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它们背后有客观规律在起作用。城镇化也有其内在规律,其中靠经济发展拉动算是一条。此外,城镇化规律可能还包括发展中小城镇,把农村建成城镇。最先倡导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英国经济学家刘易斯在《发展中国家的失业》一文中反思性地指出,基于对工业化和城镇化规模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人们总想把所有工厂都建在一个或两个大城市里。事实上,大部分关于城市规模的调查证明,一个城市在人口规模达到30万时,就会失去规模经济效应。他强调,相当经济的办法是发展大批农村小城镇,每一个小城镇都有一些工厂、电站、学校、医院以及其他能够吸引居民的设施。当最近的城镇在30公里之内、又有良好的道路时,人们将更乐于居住在农村,而不喜欢路途遥远的中心城市。这样的城镇化不仅让农民就近就业,而且会把历史悠久的田园风光建设得更好,而不是破坏田园风光,破坏生态文明。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 人民日报 》( 2013年11月18日 07 版)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