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

肩负起为实现现代化做先导探新路的使命

江苏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

2013年07月09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在现代化建设中继续走在前列,为全国改革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同时要求“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当前,全国上下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的部署,扎实推进现代化建设,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据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规律,东部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率先达到全面小康水平之后,率先开启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征程,不仅将有力推进东部发达地区的发展,而且将对全国的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实现现代化不可能齐步走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梦想。实现现代化不可能齐步走。邓小平同志提出,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发展规律的深刻总结,也是发展经济学中发展极理论的核心观点。发展极理论认为,增长的势头往往集中在某些主导部门和创新能力强的行业,这些部门和行业往往集中在中心城市,这些中心城市就成为增长极。增长极会对周围地区产生辐射扩散效应,其技术、资金、管理、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周围地区扩散,带动周围地区发展。德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认为,区域间增长的不平衡是增长本身不可避免的伴随情况和条件,而这种不平衡性来自区位差异、聚集经济和经济决策者的空间偏好等因素的影响。

现代化是从不均衡发展走向均衡发展的过程。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禀赋、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千差万别,东、中、西部地区发展存在明显差异。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实国情下,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在不同区域之间必然有先有后,不可能齐步走。东部发达地区在现代化建设中“先行先试”、“解剖麻雀”,能够为其他地区起到先导和探路作用。

东部发达地区担当现代化先导具有可行性

东部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不仅有物质基础,而且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东部一些省份的实践表明,局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现实可行性。

具有坚实的物质基础。2011年,东部发达地区的经济总量达到26.65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56.4%。在自主创新方面,2011年,东部发达地区研发投入达6510.9亿元,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4%。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发达地区锐意改革、开拓创新,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已经成为提升全国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带动全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引擎。

具有比较完善的经济体制保障。东部发达地区抓住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机遇,在利用国外市场、资源和资本方面走在了前面。东部发达地区较早引进外商直接投资,与世界各国建立了广泛而紧密的经济联系,学习世界各国优秀的企业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紧跟世界各国消费者和生产伙伴的需求动向和技术创新趋势,时刻面对全球性竞争与合作,在开放与竞争中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具有实践经验支撑。这里以江苏省为例加以说明。2003年江苏省委十届五次全会正式确立了“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即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并于2010年底总体上达到省定小康指标。今年4月,苏南现代化示范区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苏南地区开始了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按照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到本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就标志着基本实现现代化。江苏省的昆山市人均GDP已达到2万美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可见,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指标来看,基本实现现代化在局部地区是可以率先做到的。从“人民生活比较富裕”指标来看,按照HDI指数(联合国人类发展指数),2010年苏南地区为0.80,远高于我国整体0.67的水平,达到极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的下限。可见,“人民生活比较富裕”的指标在苏南地区也是可以率先达到的。

在率先实现现代化中发挥好带动和探路作用

现代化往往起步于自然、区位和人文条件相对优越的区域,率先形成一个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区,为全国现代化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进而逐步向周边辐射和传导,带动更大区域加快现代化步伐。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区域的率先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现代化。特别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不平衡的大国来说,在国家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下,进行区域范围内的现代化探索和实践,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具有必要性。

发挥扩散效应。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纲纳·缪尔达尔提出,随着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人口和经济密度加大,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资本利润率降低等问题不断加剧,土地、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不堪重负,引发企业生产成本上升,经济增长势头减弱,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就会向欠发达地区扩散。这种扩散效应会促进落后地区发展,使得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差别不断缩小,最后走向全国范围内的平衡增长。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步伐较快,东部的企业从自身发展考虑,主动向中西部地区投资,促进了中西部地区发展。中西部地区流入东部的劳动力不仅积累了人力资本,而且其收入汇回中西部地区,成为当地资金积累的重要渠道,这也带动了中西部地区发展,进而为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了贡献。

促进产业转移。近年来,受生产要素价格上升、低端劳动力市场供不应求、外贸出口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发达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拿长三角地区来说,其产业转移的动因既来自本地区产业结构的同构性,又来自与国内其他地区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具有比较优势:劳动力丰富,工资水平明显低于东部地区;工业化水平较低,土地、水、电等的价格明显低于东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可以就近供应煤炭、原材料、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中西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可以就地利用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同时,还可以与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升级的东部地区错位发展,避免产业同构带来的恶性竞争,进而实现全国范围的协调发展,加快全国现代化进程。

应对发展难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东部发达地区步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遇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比如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资源和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发展模式亟待创新等。除了面临自身发展带来的约束,东部发达地区进一步发展还面临较大的外部竞争压力。从近两年的发展态势看,东部发达地区真切感受到了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外的竞争压力,金融、财税、外贸、土地等政策优势逐步弱化。近年来东部发达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意味着投资报酬递减现象已经出现。面对新形势,东部发达地区若不作出适当调整,不仅难以在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基础上跃上一个新台阶,甚至会影响可持续发展。因此,东部发达地区要继续走在全国发展前列,就必须以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更高水平的发展,从体制、技术、产品、产业、人才、信息等多方面增强对其他地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形成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

(执笔:孙宁华 洪银兴 苏轩黎)

《 人民日报 》( 2013年07月09日 07 版)

(责编:杨丽娜、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