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吴敬琏:全面深化改革是转型唯一出路
2013年07月01日08:20   来源:新京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昨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博源基金会顾问委员吴敬琏在博源基金会成立五周年学术论坛上发言。

经济学家林毅夫

国研中心副主任刘世锦

原题:吴敬琏再呼吁经济增长模式转型 称全面深化改革是转型唯一出路,应建立法制、规则基础上的竞争性市场体系

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后,目前中国经济正受到增长放缓、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地方债务风险、影子银行等隐患积累的挑战,未来经济增长的潜力在哪里?昨日,在博源基金会成立五周年学术论坛上,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吴敬琏再次呼吁,中国要从过去依靠投资变为依靠提高效率拉动经济增长,而经济转型的唯一出路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建立法制、规则基础上竞争性的市场体系。

增长不靠投资而靠效率提高

吴敬琏表示,目前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流分析框架是凯恩斯主义的短期经济分析框架,即将经济增长的动力来源划分为出口、投资和消费。当出口和消费增速下滑,就只能靠投资来提振。但他认为这个框架在研究中长期的经济增长时并不适合,应该用生产函数来作为理论框架较合适。

吴敬琏提到的生产函数是美国经济学家索洛上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决定产出的变量有四个,分别是土地、劳动力、资本,还有一个是“索洛余量A”,即全要素生产率。

吴敬琏表示,现代经济增长主要的来源不是来自投资,而是来自效率的提高。中国经济需要的是发展方式的转变,这一点虽然早在1995年时就已提出,但在“十五”计划期间由于改革放慢,及人口红利消退,使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伐减慢,造成了现在问题越来越严重。

“十二五”改革与预期有差距

此前,吴敬琏曾在多个场合公开呼吁打破体制障碍,深化改革。他曾表示,增长方式转型已经提出近20年,至今未能取得显著成效,问题在于体制性障碍未消。他昨天指出,“十五”计划、“十一五”计划完成得不好,与体制改革上没有很大的进步有关;而虽然“十二五”期间加快了这一方面的改革,但还是跟原来的预想有很大的差距。

此前,由于国内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和巨额信贷拉动,部分项目能源资源消耗严重,环境污染成本巨大,行政垄断和权力的扩大还造成寻租现象并导致腐败;而另一方面,尽管政府出台一系列鼓励政策,民营企业仍难以进入电力、交通、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民间对于体制改革、政府松绑、打破国企垄断的呼声日益高涨。

进入今年以来,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的政府改革进程明显加快,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在多个场合提出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

吴敬琏表示,过去二十年的经验表明,要使得经济增长的模式真正能够改变,唯一的出路就是全面的深化改革,建立法制、规则基础上竞争性的市场体系。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吴敬琏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