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吴江 孙锐 吕芳 乔立娜:重构公共治理机制
2013年06月27日10:17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摘要】国际行政科学学会(IIAS)第30届国际行政科学大会围绕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共行政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结合本次会议议题,本文就国际公共行政管理实践者和学界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通过政府公共行政改革,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绩效水平、更好应对经济社会管理危机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公共行政改革;公共治理

吴江 孙锐 吕芳 乔立娜,重构公共治理机制 [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12,1,(2):7-13

国际行政科学学会(IIAS)第30届国际行政科学大会于2012年6月18日—22日在墨西哥梅里达召开,来自61个国家和地区的701名官员和学者参加会议。本次大会的主题是“社会经济重点与公共管理”,三个分议题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民主治理”、“电子政务平台,加强公众信任”、“以旅游业为例探讨公共价值”。本届年会采取大会、分议题会议、地区或国际组织专场会议等方式进行,共召开了一次全体会议和17次平行会议,有70余位会议代表在年会上做了发言。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吴江院长率团出席会议,来自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等机构的20多名中国学者参加了会议,中国学者在本次年会上表现十分活跃,其中8名学者在各分议题专场会上做了发言。本文结合本次会议议题,就国际公共行政管理实践者和学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对本次会议上学者们的主要观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并提出了对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相关启示,期望对推动我国公共行政的研究和发展有所借鉴。

一、“治理”是应对各国经济社会危机的关键

当前全球出现经济危机,各国政府面临的主要挑战在于如何促进经济增长与预算平衡。研究表明,“治理”是全球复苏的关键,良好的治理提供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石。治理意味着行政体系内部各层级政府的合作,也意味着政府与多元主体的合作,多元主体既包括私营企业、公民,也包括社区、民间组织。

(一)推动公民参与是提高治理质量的源泉

公民不仅仅是消极、被动的公共服务消费者,还是积极主动的公共事务参与者。以往的研究更多关注公共服务的生产者与供给者对治理的作用,较少关注公众作为公共服务的消费者在治理中的功能以及参与的形式。公众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即“协同生产”模式是治理的一种创新形式,如社区志愿者团体与警察合作提供社区安全、慢性病患者在医疗专业人员的支持下控制疾病、年轻父母通过网络在社工指导下护理幼儿。这种“协同生产”的模式以公众为中心,了解公众的需求与偏好,可以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增强公共服务的问责制和回应性。许多国家已经把这种协同生产模式运用于社区医疗服务、出境移民服务等。另一方面,公民参与不仅指参与公共服务的提供、监督,还指参与公共决策,如规划制定、公共产品的分配等。“治理”本身意味着从专家决策到公众决策的转变,公民参与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培养公民的“公民性”,而所谓的“公民性”其实就是互相尊重。公民性的培养是公民们在参与、协商、解决冲突、容忍差异的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公民参与的结构、过程和公民性这三个因素会影响公民参与决策的效果。

(二)提高政府执行力是影响治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现有治理理论中尚未解决的一个问题是政府、市场、社会的责任和界线问题,目前其中还存在许多模糊之处。伴随着分权而来的往往是责任的互相推诿,因此必须明确政府在治理中的主导作用。各国的公共服务与公共设施都需要民营资本与社会参与,但是,只有高效的政府才能减少交易成本、克服公私合作过程中的问题。政府能力是吸引私人投资与资本的关键。治理应该包含三个重要维度:合法性、有效性和政治稳定性。前两个维度是一国政府向社会履行其职责时的能力,

第三个维度反映出政府与公民的关系质量。从“有效性”的角度看,治理的效果取决于政府的执行能力。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仅在于政府能够制定出合理的政策,而且在于政府能否高效地管理政策、执行政策。发展中国家治理的效果必须依据贫困的减轻与政府效能的提高来进行综合判断。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吴江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