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学者专栏>>曾业松专栏>>著作精要

《新农论》自序

曾业松

2013年06月18日11:14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农问题。从阶级、阶层的角度看,农民有问题;从社会、区域的角度看,农村有问题;从行业、产业的角度看,农业有问题。总之,与农字有关的都成了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也是政治问题,同时还是社会问题。三个问题捆在一起,成了一个重大问题,一个让人们感到极其头疼的问题。

  三农问题是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中国几千年都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国家;新中国明确告诉世人是一个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农村改革是先锋,农业成就最辉煌,农民是功臣,国家似乎比什么时候都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但是,三农问题依旧存在,甚至更加复杂,似乎是个不治之症。为什么我们如此重农,而三农问题却越发严重?问题究竟在哪里?究竟怎样才能解决?面对封建社会几千年遗留下的、新中国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和我们前进发展碰到的三农问题。我们看到专家学者、仁人志士,发表了数不清的经典之论和惊世之语,提出了数不清的治农之策和励农之举,虽有众多分歧和冲突,但也不乏共鸣和共识。我们还看到改革和发展的实践正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城乡分离向城乡融合转变,农民向市民转变。农村面貌正在发生本质变化、农民命运开始发生根本改变。这使越来越多的人认清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向和途径。中国的农业、农村正处在大转折关头。历史的进程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创造了时代的条件。

  特别要说的是,当代中国领导人既有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又有战略眼光和科学精神。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决策。这是解决三农问题战略思想的创新和突破。此后不久,中央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多地关心农民、关注农村、支持农业。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按照城乡统筹、区域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的思想,建立有利于改变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的现代农村制度。所有这些充分显示出中央领导集体具有重农的思想,也有重农的政策和措施。

  本书力求以十六大"城乡统筹发展"决策思想为指导,并借鉴专家学者最新研究成果,提供一个在城乡统筹的前提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现代农村、农业制度框架。所以要写这本书,目的是便于人们明确中国农业、农村的发展方向,探讨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途径。由于思想的局限和认识能力的不足,有些看法显然不很成熟,只是初步的,现阶段也不一定能够实施。但如果其中的一些看法和观点能够得到大家认同,对从事涉农工作的人有所启发,作者将感到十分欣慰。

  一

  在中国,作为社会主体的农民问题及作为客体的农业、农村问题由来已久。那么,问题究竟在哪里?人们对三农问题的根源和实质有了更多的新认识

  依作者之见:中国几千年都以农为本,重农倾向非常突出。但是,统治者一边重农,一边重税,重的是农民的生产力,而不是农民的利益。很自然,越是重农,农民越穷。以索取为前提,以夺农政策相伴随的重农,对农民不是福音,而是不幸。建国以后,构筑二元经济社会结构,推行"一国两策",历史上重农和重税并举的政策依旧在延续。近半个世纪中,我国一直在沿用1958年颁布的《农业税条例》。近年来,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虽然开展了以减轻农民负担为宗旨的税费改革,依然没有摆脱按人头、按地亩征收"皇粮国税"的封建税制思路。把我国对农民的经济、社会政策同世界发达国家解决农民问题的政策措施对照比较,不难发现三农问题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经济社会政策不公平,是国民待遇和公共权利不平等。我们实行区别性政策,农民在资源使用和配置上、在财政、税收、金融政策上、在教育和社会公共福利待遇上,与其他阶层之间存在极大的反差。我们制定了很多要农民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的政策,却没有形成让农民共享国家福利的机制。这在很大程度上伤害农民的感情,影响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也是严重制约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影响农业效益和农民富裕的主要障碍。

  目前中国社会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发展不平衡,中国好比是欧洲和非洲的共同体。城乡之间、东西之间的差距很大。从城乡看,人口大头在农村,小头在城市;而经济总量大头在城市,小头在农村。二是社会治理不公,农民政治上的主人公地位,经济上的市场主体地位,社会生活中的国民待遇,多有缺失。改革开放后,农民创造了家庭承包、乡镇企业、村民自治、进城务工等新生事物,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基本摆脱贫困,总体实现小康。但是,二元经济社会制度尚未根本改变,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又面临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化的双重挑战,改革中创造的新生事物也已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与时俱进,树立新的战略眼光,拿出新的战略措施。这就是要求我们按照中央提出的城乡统筹战略,继续推进新一轮改革,完善各项政策,确立平等对待农民的法律制度,理顺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其他产业、农民与其他阶层之间的关系;解决农民与其他阶层之间的权利不平等;解决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发展不协调;解决农业与其他产业多元结构之间的效益不平衡。

  "三农问题"虽然捆在一起,但却又不能把三个问题混为一谈。

  农民问题,主要是国民待遇问题。也有人称之为人权问题。在中国,农民没有被看成一种职业,甚至也不单是一种身份。职业可以改变,身份也可以调换,炼钢的可以去挖煤,教书的可以去经商,律师也可以去考公务员,但农民就不行。我们对什么市民和农民实行双重标准,说白了,也是一种制度歧视。作为中国人,处在如此现代社会,面对这种情景,不能不感到汗颜!

  农村的问题实质是制度。最大的问题是城市集中了主要的政治、经济和科技资源,聚集了国家的精英人物和大量财富;农村政治上无权、经济上弱势、文化上落后,其功用就是为城市提供原材料和供应廉价劳动力。又一个重大问题是在农村教育、环境保护、社区公共服务、农村社会保障等等方面,国家既不重视投入,又疏于过问。作为行政单位的县、乡、村,当然有更多问题。农村的问题并不完全来自农村自身。

  农业是一个特殊的产业。既受土地和经营规模的限制,又存在不可抗御的自然风险。在中国还多一个"特殊",就是大多数国家都给予农业大量补贴,向农业"输血",而中国却一直在农业身上"抽血"。改革开放前产供销脱节,产前产后两头在外,农业生产者既无市场交易权,也没有讨价还价权。近年来,市场化、产业化延伸了产业链,农业效益有所增强。国家开始考虑进行粮食直补,但范围和数量都很有限。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农业,既受市场的影响,还受农业结构和资本投入的制约。打个比方,农业好比在"爬坡",虽然努力往上走,但是,走起来有阻力,很吃力。试图通过振兴农业改善农村的落后状况,改变农民的命运显然是办不到的。即使农业创造出人间奇迹,占总人口60%的农民也不可能通过给40%的人生产粮食和果菜来实现全面的小康。
【1】 【2】 【3】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曾业松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