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首页
  2015年10月20日,“宏观调控创新”研讨会在国家行政学院举行,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出席并讲话。座谈会全体大会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魏礼群主持。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等在大会上发言。现将发言摘编刊发。
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作题为"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重大创新"的演讲。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作题为"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重大创新"的演讲。

马建堂: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重大创新

    马建堂指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使命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机遇前所未有。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瞻远瞩,洞察秋毫,科学决策,充分发挥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作用。新一届政府审时度势,临危不乱,适时调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引导国民经济在合理区间内运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不同,我国的经济运行始终伴随着巨大的制度变迁,改革开放始终是经济运行的内生变量。这一轮宏观调控的一个鲜明特色就是宏观调控与改革开放两手并举,在改革中调控,在调控中改革,靠改革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详细】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调控创新”研讨会在京举行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魏礼群主持宏观调控创新研讨会
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魏礼群主持宏观调控创新研讨会

  20日上午,由国家行政学院主办的“宏观调控创新”研讨会在北京举行。研讨会以做好经济工作建言献策、促进学者沟通交流为目标,旨在探讨在适应经济环境和阶段的新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不断推进宏观调控创新。在上午的全体会议上,国家行政学院常务副院长马建堂作了题为“新常态下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的重大创新”的主报告演讲,会议由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魏礼群主持。
  在上午的主旨演讲中,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鸣、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杨、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分别作了题为“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坚定推进改革开放”、“做好明年经济工作的几个重点方向”、“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要有新思路”、“前三季度经济形势简析”和“流动性冲击、宏观调控与预期管理”的主旨演讲。学者们认为,鉴于我国外部经济环境仍然艰巨,内部发展环境复杂,当前宏观调控创新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日益增强。【详细】

朱光耀:准确把握国际国内经济走势,完善宏观经济政策,坚定推进改革开放

  当前中国经济基本面良好,韧性强,回旋余地大,但同时面临着经济增速换挡期、经济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挑战。这些挑战具体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过剩产能,二是地方债务,三是生产价格指数(PPI)。其复杂性和危险性体现在三者之间相互纠结、相互影响上。PPI九月份的数据为-5.9%。而且这已经是PPI长达43个月的负增长。PPI持续下跌直接导致企业利润下降和财政收入减少,并间接地对地方债务、金融企业经营情况产生负面影响。就解决地方债务而言,包括三万亿的地方债务置换,解决的只是一个存量继续的问题,必须同时考虑新增投资的资金来源问题和债务置换对整个流动性的影响问题。这些问题说到底是宏观调控政策的协调问题。因为两者之间是相互影响的,财政货币政策如何有效配合变得极为重要也极为迫切。
  提高政策透明度,加强宏观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在当前变得极为重要。中国已经是经济规模超过十万亿美元的全球第二大经济体。 【详细】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发表主旨演讲。
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发表主旨演讲。

李扬:新常态下的宏观调控要有新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李扬发表主旨演讲。

  传统上,宏观调控有四大目标,即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从发展上看,这四大目标其实是逐渐提出并增加到政策清单中去的,而且,在实践上,也从来没有哪个国家的宏观当局平均使用力量去全面追求四大目标同时实现。在现实中,促进就业和反通胀是多数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在有些国家的有些时候,调控当局特别是货币当局甚至就只追求物价稳定,并就此形成“通货膨胀目标制”。然而,这还是体现在面上的目标。如果深入货币当局的宏观调控具体实践过程,就会发现,有个潜在的目标很重要,那就是劳动生产率。传统上,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货币政策靠的是“货币幻觉”来发挥作用。其传导过程是:调控当局在保密状态下制定一项调控政策并在某一天突然向社会宣布,而这项调控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之外,于是,企业和居民的收入支出格局受到冲击,他们的现金流状况受到冲击,人们因此强烈感觉到自己的经济活动必须进行调整,如此,宏观调控便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详细】

许宪春:前三季度经济形势简析

  从需求角度看,就是从消费需求、投资需求和净出口需求三大需求角度看经济增长,这三大需求具体表现为支出法GDP的五个构成项目,即居民消费支出、政府消费支出、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存货变动以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
  居民消费支出。住户调查中的全国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增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季度支出法GDP中的居民消费支出增长走势。今年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名义增速分别为8.6%、9.1%和8.5%,实际增速分别为7.3%、7.7%和7.0%,上半年名义增速和实际增速均比一季度有所上升,前三季度两者均比上半年有所回落,前三季度两者均比一季度略有回落。政府消费支出。今年前三季度,财政在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的支出逐步增加,导致政府消费支出同比增速呈逐季上升的态势。最终消费支出。今年前三季度,居民消费支出增速和政府消费支出增速的表现,决定了最终消费支出保持平稳增长。【详细】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发表主旨演讲。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发表主旨演讲。

陆磊:流动性冲击、宏观调控与预期管理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发表主旨演讲。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发表主旨演讲。

  首先,通常所说的逆周期宏观调控在当前中国是否适用。逆周期的逻辑是通过扩张性产业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把原有问题包起来,并通过下一轮经济上行解决掉。比如在微观金融方面,当出现贷款违约时,抵贷资产往往是一堆烂尾楼,但在下一轮经济上行时,这个烂尾楼又会变得炙手可热。重要的是,当前会不会依然面临这种情形?如果我国实施逆周期宏观调控,前提是认为当前经济主要是周期问题,而非结构问题。
  其次,宏观调控的自主性可能受到影响。通常所说,财政货币政策都是外生变量,可以通过政府自主调节。但是,这次美联储加息预期,对新兴经济体产生非常大的溢出效应,新兴经济体面临资本流出的风险。按照利率平价理论,为确保资本留住或回流,这些国家应该实行加息政策,但这显然不合适,中国、俄罗斯等经济体正面临通缩风险,不可能加息。这说明,这些国家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在一定程度上会相应受到影响,面临两难。 【详细】

国家行政学院“宏观调控创新”研讨会·分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