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為民族復興提供精神支撐

扎根文化土壤  建設文化強國(專題深思)

何大新  黃  毓  黃佳夢

2022年06月08日08:13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當代中國是歷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當代中國思想文化也是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傳承和升華,要認識今天的中國、今天的中國人,就要深入了解中國的文化血脈,准確把握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對於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來說,文化土壤能夠提供思想智慧、供給精神養分,具有涵養社會的重要功能。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遇到了無數艱難困苦,但我們都挺過來、走過來了,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世代代的中華兒女培育和發展了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形成了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新時代,我們要扎根滋養中國人的文化土壤,不斷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

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不同的文化土壤孕育出不同的文化。文化土壤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為其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蘊含著文化基因。一個國家和民族要想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必須扎根自身豐沃的文化土壤。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蘊含著豐富的思想道德資源,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深深滋養著中國人。比如,“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君子喻於義”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規范,不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價值。當今世界,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不同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為頻繁。我們要守住自己的文化根脈,就必須扎根自己的文化土壤,堅持“不忘本來”,深刻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筑牢文化自信之基,不斷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營養。

堅持文明交流互鑒。文明是多彩的,人類文明因多樣才有交流互鑒的價值﹔文明也是包容的,人類文明因包容才有交流互鑒的動力。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向來是我們對待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的基本態度。在長期演化過程中,中華文明從與其他文明的交流中獲得了豐富營養,不斷培厚自己的文化土壤。因此,扎根自己的文化土壤並不是要排斥文明交流互鑒。歷史告訴我們,任何一種文化,不管它產生於哪個國家、哪個民族的社會土壤之中,都是流動的、開放的。隻有堅持交流互鑒,一種文化才能充滿生命力,自己的文化土壤才能更為豐沃。我們要從培厚自己文化土壤的角度去欣賞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創造的多彩繽紛的文化,既尊重他人“各美其美”,也懂得“美人之美”,最終相互學習借鑒達到“美美與共”。要與世界其他文化開展交流,推動跨國界、跨時空、跨文明的交流互鑒,汲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取長補短、兼收並蓄,讓我們的文化土壤真正實現“有容乃大”。

堅持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豐沃的文化土壤、獨特的文化基因,是我們屹立於世界文化之林的堅實根基。扎根文化土壤,需要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但不能厚古薄今、固步自封,還要大力推動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不斷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進步的不竭動力。“不日新者必日退”,文化是最需要創新的領域。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偉大實踐給文化創新創造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要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按照時代的新進步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價值,使之與現實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務以文化人的時代任務。增強全民族的創造活力,讓一切文化創造源泉充分涌流,努力在實踐創造中進行文化創造,在歷史進步中實現文化進步。

(作者單位:西南財經大學、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08日 09 版)

(責編:代曉靈、劉圓圓)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