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唯物史觀視域中的中國式現代化

周丹

2022年05月23日08:2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唯物史觀視域中的中國式現代化

   【光明學術筆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要“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的現代化進程,既展現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又展現為中華文明更化新生的過程,兩者統一表現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辟與發展。中國式現代化,不是西方現代化發展的翻版,而是中華文明的現代發展,是“走自己的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現代化。

  中國式現代化激活“資本的文明面”

   資本是現代社會的核心范疇。能否駕馭資本,是區分不同社會形態、評判不同現代化道路孰優孰劣的重要標准。中國式現代化,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式,通過改變、調整生產關系,用公有制及其資本形態揚棄傳統的資本邏輯,逐步實現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西方現代化的內在性超越。

   馬克思的《資本論》詳細闡述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原理,深刻揭示了生產力的社會化與生產資料的私人佔有之間的矛盾必然導致資本主義社會形態被更高級的社會形態所替代。在社會化生產力與私有資本的矛盾中,資本的動力本身就包含著它的自我否定,造成資本擴張空間的相對萎縮,由此形成經濟危機,導致西方現代化難以為繼。

   唯物史觀認為,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中國式現代化從生產關系這一中介入手,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使之有條件、有能力駕馭資本,為資本設置“紅綠燈”。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有條件、有能力發揮資本的積極作用,並有效控制資本的消極作用。馬克思指出,資本具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雙重屬性。資本的自然屬性,具有增值、競爭、擴張等特性,參與生產過程並創造財富。資本的社會屬性,特指資本背后所隱藏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通過調整生產關系,引導資本的自然屬性,使資本作為生產要素,與土地、技術、勞動力、數據等生產要素相互促進,發揮資本增值、財富生產的作用,進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與此同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變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能夠克服資本的社會屬性,化解生產社會化與資本主義私人佔有之間的固有矛盾。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現代化進程快速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國家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台階。中國式現代化,激活“資本的文明面”,化解資本的生產性矛盾,避免陷入資本權力化和資本形而上學的窠臼,為人類社會走出以資本邏輯為核心的西方現代化困境,提供了新選擇。

  中國式現代化發揮“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的優勢”

   唯物史觀認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關系並非線性決定論,在具體的國家形態中生產關系發揮的實際作用比生產力要復雜得多。從“生產力—生產關系—國家”關系鏈看,生產力強調的客體性邏輯與國家強調的主體性邏輯,可以通過生產關系的主—客體性邏輯發生作用。也就是說,一個生產力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的國家,可以通過變革生產關系和採用先進國家形態的方式,推動社會生產力的追趕和跨越式發展,這也是馬克思“跨越卡夫丁峽谷何以可能”的基本邏輯。馬克思主義揭示了經濟與政治之間是決定與被決定、作用與反作用的關系,經濟是政治的基礎,政治是經濟的集中體現,兩者之間是一種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又互相對立、相互制約的辯証關系。中國式現代化有效利用了經濟與政治的辯証統一,能夠充分發揮“經濟和政治兩個方面的優勢”。

   中國式現代化具有“社會主義”和“中國”的雙重屬性,既是社會主義的現代化,也是中華文明的現代化。傳統中國的一個突出特征在於,以“大一統”為根本的政治組織原則,以政治來安頓經濟社會文化等要素。與西方的政治和經濟相分離不同,在東方尤其是中國,經濟活動從來就被定義為國家責任的內在部分,國家把推動經濟發展作為己任,同時也從中獲得政權統治的合法性。當然,古代社會的皇權制度使“大一統”格局難以充分展現,“家天下”壓抑了“大一統”內在的“公天下”的價值訴求。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走出的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真正實現了人民當家作主,真正解放了“大一統”內在的“公天下”的價值主張﹔能夠集中力量辦深入民心的大事,使國家意志始終圍繞著中華民族根本利益而運行﹔真正形成了“大一統”政治原理與“天下一家”政治理想的內在一致。堅持黨的領導,是對中華文明“大一統”政治傳統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現代化客觀上是一個資本積累、技術進步的歷史過程。中國式現代化也不例外。為了更好駕馭資本、推動技術進步,就要充分發揮經濟和政治相互作用的優勢,堅持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有機結合。

  中國式現代化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重要依據,也是新時代更好開展工作,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好發展的重要依據。中國式現代化就是要化解這一社會主要矛盾,努力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中國式現代化是多層次、全方位的現代化。我國人口規模巨大,區域之間、城鄉之間、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較為明顯,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水平差別較大,社會公共服務供給差異也較大,這些直接影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國式現代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老百姓更好地生活,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國家的富強邏輯、民族的復興邏輯、人民的幸福邏輯三者相輔相成,從根本上都服從於、服務於人民的幸福邏輯。

  中國式現代化實現“人的全面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代化的本質是人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各方面內容。“五大文明協調發展”超越了現有文明對“人”的認識,形成了一種全新的對“人”的理解,為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奠定了根本性前提。中國式現代化使人的生存獲得了最大解放與最高和諧,極大提升了人類的文明程度。

   唯物史觀認為,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我們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這個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的道理。”我們要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以人民為中心,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堅持和發展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就要不斷深化改革、守正創新,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要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使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推動人的全面發展,推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共產黨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一百多年來,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條符合中國具體國情和中華文明傳統的現代化道路。更有意義的是,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式現代化具有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另類選擇的可能性和現實性,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了中國方案。

   (作者:周丹,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萬鵬、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