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堅持維護國家安全不動搖

鄧國峰

2022年05月19日08:0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堅持維護國家安全不動搖

   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發展的基本前提,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指出,要堅持維護國家安全不動搖,加強重大風險識別和防范,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堅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這為我們在新的征程上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戰略耐心,做好應對任何形式的矛盾風險挑戰的准備,不斷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強重大風險識別和防范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順順當當就能實現的,我們越發展壯大,遇到的阻力和壓力就會越大,面臨的外部風險就會越多。這是我國由大向強發展進程中無法回避的挑戰,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繞不過的門檻。我們黨在內憂外患中誕生,在磨難挫折中成長,在戰勝風險挑戰中壯大,始終有著強烈的憂患意識、風險意識。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風險意識、責任意識。當前發展形勢總體是好的,但要清醒地認識到,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我國各類矛盾和風險易發期,影響國家安全的時空領域和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復雜。我們要正視這些問題的存在,增強風險意識,樹立底線思維,把困難估計得更充分一些,把風險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強弱項,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挑戰。

   “聰者聽於無聲,明者見於未形。”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提升風險識別能力是前提和基礎,首先要知道風險在哪裡,是什麼樣的風險,什麼時候發生風險。當前,我國面臨對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對內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雙重壓力,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我們面臨的重大風險,既包括國內的經濟、政治、意識形態、社會風險以及來自自然界的風險,也包括國際經濟、政治、軍事風險等。如果不能及時見微知著、防微杜漸,這些重大風險往往容易相互疊加,形成共振,產生連鎖反應,對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帶來巨大的沖擊力和破壞力。要全面識別各種重大安全風險,對每一種風險產生的背景、觸發因素、具體特征、可能的損害等予以精細化掌握,及時跟蹤內外環境變化導致的風險特征和發展程度的最新變化,加強對各種風險之間的先后觸發、聯動關系以及存在的交互規律等進行深度挖掘,重點識別可能遲滯或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全局性風險和重大風險,深度賦能新技術,打破數據壁壘,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充分應用在風險分析和預測研判中。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面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必須始終保持高度警惕,既要高度警惕“黑天鵝”事件,也要防范“灰犀牛”事件﹔既要有防范風險的先手,也要有應對和化解風險挑戰的高招﹔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風險的有准備之戰,也要打好化險為夷、轉危為機的戰略主動戰。要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科學處理重大風險和一般風險、全局風險和局部風險、宏觀風險和微觀風險、緊急風險和長遠風險、新型風險和常規風險、單一風險和復雜風險、表面風險和深層風險、原發風險和次生風險的關系,從體制、機制、方法、手段、識別、研判、處置、跟蹤、反饋等全方位入手,完善風險防范體系的各個環節,實現風險防范處置的數字化智慧化。

  統籌改革發展穩定

   “一枝動,百枝搖。”改革發展穩定向來不是割裂的,是辯証統一的有機整體。改革是發展的動力,是實現長期穩定的基礎﹔發展是改革的目的,是穩定最可靠的保証﹔穩定則是改革、發展的前提條件,也是發展的重要要求,三者統一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事業之中。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我們保持了我國社會大局穩定,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營造了良好環境。“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當前世界逆全球化抬頭、世界經濟陰霾重重,國際形勢愈加波譎雲詭,周邊環境愈加復雜敏感,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新形勢下我國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面臨的威脅和挑戰增多,特別是各種威脅和挑戰聯動效應明顯。面對復雜的國內外形勢,要增強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証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能力,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我國改革發展穩定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堅持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方向不變、道路不偏、力度不減,立足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大背景來謀劃改革發展穩定,立足防范風險的大前提來統籌改革發展穩定。

   統籌改革發展穩定,既要敢為天下先、敢闖敢試,又要積極穩妥、蹄疾步穩。要本著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准確把握改革發展穩定的平衡點,准確把握近期目標和長期發展的平衡點,准確把握改革發展的著力點,准確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結合點。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貫徹新發展理念,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的可承受度有機統一起來,努力從源頭上化解社會矛盾,夯實國家安全的群眾基礎,筑牢國家安全的銅牆鐵壁。

  堅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

   “思深以致遠,謀定而后動。”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把保証新時代國家安全當作“頭等大事”,必須堅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處理好破和立的關系。

   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是對“立”和“破”之間辯証關系的科學把握,是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証思維、創新思維、法治思維、底線思維的鮮活體現和現實應用,是對當前復雜的國內外環境進行綜合研判后的一種戰略考量,是居安思危、謀定而后動的憂患意識,是基於國家安全、人民幸福、關鍵時期避免不可預測的重大風險和重大隱患的一種智慧抉擇。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給了我們以勇毅推進改革攻堅克難的基本保障,也是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堅持以民為本、以人為本,堅持國家安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責任和擔當。

   要深刻認識破立關系的重心和落腳點是在“立”上,不能夠未立先破。要把立的工作做在破前,沒有立之前,不要急於破,要堅決避免舊的破了,但新的沒有立起來。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不能把手裡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這不行。”一方面要立得住,立得好,隻有這樣,才能放心破,破得好。否則即使舊的東西一時破了,過不了多久,又會死灰復燃、沉渣泛起。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不能脫離實際、急於求成,猛踩剎車,要堅持立字當頭,先立后破、穩妥推進,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另一方面,也要通過破來為立創造條件。尤其要通過堅決破除新自由主義、憲政民主、普世價值和歷史虛無主義等各種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錯誤思潮,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為牢固樹立和堅決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提供良好社會輿論環境。

   (作者:鄧國峰,系桂林電子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教授)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