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任仲平”政論短視頻

《改變中國的力量》之文化鑄魂篇:文化問鼎未來

2022年01月28日08:33    來源:人民網

意識形態決定文化前進方向和發展道路,對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生存和發展至關重要。意識形態建設需要匹配強大的傳播能力建設,才能實現廣覆蓋強滲透深扎根。2019年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全媒體不斷發展……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作為黨中央機關報,人民日報更是媒體融合發展的排頭兵。人民日報全媒體新聞平台打通“報、網、端、微、屏”各種資源,實行採編發流程再造,實現全媒體傳播,從而更好擔當起為輿論定向、為時代導航的職責和使命。

2018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要扎實抓好縣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更好引導群眾、服務群眾。

這是延慶融媒體中心。

【採訪:北京市延慶融媒體中心黨組成員、原副主任 趙晨】

延慶融媒體中心,作為全國首家“報業+廣電”模式的中央廚房,打破了原有的採編結構,混用了多種新媒體手段,形成了一個集報紙、廣播、電視、新媒體共融交匯的全媒體陣地,實現了新聞的可聽、可看、可觸、可動……

這裡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的“曲院風荷”,蔥郁的荷葉與密集的游人相映成趣。2016年9月4日晚,一場中西合璧的實景演出《最憶是杭州》在這裡上演。

齊聚杭州參加G20峰會的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政治家們,在短短的50分鐘裡體會著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

作為一次主場外交盛會,講好中國故事的元素遠不止一場演出。

在杭州市的一家公司,一件件G20峰會用品,正是以絲綢為材料被巧妙創作出來。

小到歡迎晚宴上的菜單、節目單、邀請函,大到國宴廳的巨幅“西湖全景圖”壁畫,絲綢元素被巧妙植入到會議各種場景中,展示著東道主國家文化的魅力。

絲綢,是中國的偉大發明。中國人曾以絲綢為媒介開辟了偉大的絲綢之路,這是一條商貿之路,更是一條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之路。如今,中國倡導的“一帶一路”,正是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歷史文化的延續。

【採訪:吉爾吉斯斯坦前總理 卓奧瑪爾特·奧托爾巴耶夫】

“一帶一路”並不只是雙邊項目,是更和諧更密切的聯系。即各社會之間,我想強調一下所謂的“軟實力”,社會之間、人與人之間、文化之間或者普通家庭之間的聯系。

美美與共,和而不同!

從“一帶一路”的融通智慧,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同哲學,在世界交往日益緊密的現代地球村,中國人正從自己五千年文明的沃土中,生長出貢獻於人類未來發展的中國智慧。

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這種偉大實踐必將給文化創新、創造提供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

【同期聲】

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更好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

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僅是綜合國力的提升,更是一種古老文明的浴火重生,是一次包涵了豐富文化意蘊和價值內涵的文明的崛起。

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的文化,就像一條浩蕩奔騰的大河。這條大河,穿越時間的峽谷,最終沉澱下河床,滋養出沃野,哺育出勃勃生機,向著更廣闊的天地奔涌而去。

這是文化磅礡的力量,這是我們深沉的自信。

(責編:代曉靈、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