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推動中非合作行穩致遠

馬漢智

2021年12月01日08:0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推動中非合作行穩致遠

11月29日至30日,中非合作論壇第八屆部長級會議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喀爾召開。本屆會議主題是“深化中非伙伴合作,促進可持續發展,構建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中非雙方共同發布《中非合作2035年願景》,奠定中非未來15年合作的主體框架,進一步增強論壇新舉措的前瞻性、系統性和延續性。從2015年約翰內斯堡峰會的“十大合作計劃”到2018年北京峰會的“八大行動”再到2021年更長遠的《中非合作2035年願景》,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貫穿中非合作全過程,不斷引領和推動中非合作行穩致遠。始終堅持正確義利觀、始終堅持真實親誠理念、始終堅持“中國在聯合國的一票永遠屬於發展中國家”,中非合作深刻詮釋了中非命運共同體的豐富內涵。

命運與共,就不能唯利是圖。中非命運共同體是最早提出的區域命運共同體。2013年3月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坦桑尼亞時就提出“中非從來都是命運共同體”,這一重大判斷具有深厚的歷史和現實邏輯。20世紀60年代,剛剛獲得獨立的贊比亞急需一條通往坦桑尼亞出海口的交通命脈。坦、贊政府四處求助,均遭拒絕。中國政府歷經千辛萬苦,修建了坦贊鐵路,開創了中非關系的新紀元。從“經濟理性”的角度看,當時中國援建坦贊鐵路是巨大的“不理性”。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非洲蔓延,中方無償為非洲提供了大量口罩、疫苗等防疫用品,並派出專家組、建立對口醫院幫助非洲抗疫。一些別有用心的西方媒體認為中國在非洲搞“疫苗外交”“口罩外交”,詆毀中非團結抗疫。顯然,在唯利是圖者的眼裡,沒有利益驅動的友好合作“超出認知范圍”。但正是因為堅持正確義利觀,非洲國家許多基礎建設工程願意交給中國企業,中國企業要價低、質量好,更符合非洲需要。

命運與共,就不能虛情假意。冷戰結束后,由於沒有了美蘇爭霸的戰略需要,非洲在國際地緣政治中的地位急劇下降,美歐等國大規模減少了對非援助。有西方媒體甚至用“令人絕望的大陸”對非洲落井下石。近年來,非洲發展好了,美西方等一方面極力構陷中非合作是“新殖民主義”,使非洲陷入“債務陷阱”﹔另一方面,極力鼓動本國企業進入非洲,在非洲發展中分一杯羹。顯然,美西方一些國家將非洲有沒有“用”、能不能帶來“利”作為調整自己對非政策的出發點。可以料想的是,隻要非洲政局或經濟出現波折,某些美西方國家一定會逃之夭夭。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中非合作就始終堅持真實親誠的理念。無論非洲局勢怎麼變化,中國始終把非洲當作真朋友,從非洲實際需要出發促合作,厚植中非友誼社會基礎,坦誠相待。中非關系不是一天就發展起來的,更不是什麼人賜予的,而是雙方風雨同舟、患難與共,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21世紀初,為了進一步擴大中非務實合作,中非共同發起建立了中非合作論壇。到今天,論壇已經成為南南合作的典范,論壇機制引來多國效仿。事實上,中國外交中的許多理念都是首先從對非工作中總結出來的。實踐是理念的先導,中非合作為中國外交理念創新作出了重要貢獻。

命運與共,就不能各掃門前雪。雖然經過四十余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在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有了明顯改善,但今天的全球治理體系依然是美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並未反映國際力量的深刻變化。對於非洲而言,全球治理體系的不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非洲發展。因此,中國從包括非洲在內的發展中國家的利益出發,站在發展中國家一邊,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就是堅持公平正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世界陷入各掃門前雪的狀態。疫苗民族主義、疫情政治化操弄盛行,無人關心非洲面臨的“治理不公”等難題。為幫助非洲戰勝疫情,中國提出國際社會應加大對非洲國家的支持,完善公共衛生安全治理體系。為幫助非洲盡快實現經濟恢復,中非共同發起“支持非洲發展伙伴倡議”,呼吁國際社會加大對非洲的支持力度,把資源投向非方最急需的領域,幫助非洲克服困難。可以想象,使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有利於發展中國家的路途必然會充滿荊棘,但中國願意同包括非洲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一道付出努力。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前進方向的鮮明旗幟。就中非關系而言,中非命運共同體已經融入中非合作的血液,成為新時代中非關系的最鮮明特征。

(作者:馬漢智,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發展中國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責編:萬鵬、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