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一流創新團隊建設需制度改革“撐腰”

麥均洪

2021年12月01日08:0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一流創新團隊建設需制度改革“撐腰”

   【專家點評】

   從當前我國科技人員的心聲訴求看,一流科技創新團隊作用的有效發揮,離不開科技管理體制的全面改革。今天,我國科技創新環境顯著改善,但科技創新團隊建設尚存一些有待破解的難題。比如,如何處理好“加強重大科研項目的權威性領導”與“保障團隊成員充分發展”之間的張力﹔如何建立與科研工作有效匹配的權責利分配、評價機制﹔如何推動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成創新鏈與產業鏈環環相扣﹔如何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等等。妥善解決這些問題,需以更大魄力來支持創新團隊體制機制改革。

   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根本在於人。一方面,應大力加強對團隊領軍人物的遴選和支持﹔另一方面,應通過營造自由平等的科研制度環境,保障團隊成員的科研個性發展空間。要尊重人才成長規律和科研活動自身規律,不拘一格地選取優秀科研人才作為領軍人物、組建團隊﹔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長效性、重大意義的科研項目,可擇優選取多位領軍人物分別組建團隊,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在多個研究團隊之間形成既競爭又合作的關系,共同推進重大科技創新。同時,團隊建設要盡量扁平化,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強化基礎研究。

   科學研究充滿不確定性,應大力探索創新性評價機制,有效激勵成員的工作熱情和合作意願。比如,探索建立打破學科分野的評價機制,以共享研究成果為績效評價基礎,並充分考慮科研團隊負責人和集體評價意見。再如,對確定性強的工作予以明確考核指標,對不確定性強的原創性工作和技術性工作實施彈性考核﹔在職稱評定上採取彈性標准,尊重團隊科研成果和團隊負責人推薦意見。

   針對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兩張皮”現象,應鼓勵高校與企業共同組建產業鏈研究團隊,面向經濟主戰場,以高水平科研服務高質量發展。一方面,改革科研項目管理制度和人事管理制度,鼓勵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人員帶團隊參與企業生產實踐,並在工作績效方面對科研團隊的實踐活動予以認可﹔另一方面,建議由國家科學基金設置面向產業需求的重大項目,鼓勵高校科研人員與企業聯合組建團隊申報,在共同的科研攻關中形成深度合作態勢,進一步推動科研與發展深度融合。

   自主創新與開放創新辯証統一。可考慮就公共衛生、氣候變化和碳排放等重要問題,形成重點領域全球研發共同體計劃,以支持海內外杰出優秀青年科研人員中短期參與研發、設立國家博士后項目、資助高水平國際合作研究等多種形式,建立以國內科研團隊為主導、受我國法律和國際通行規則保護的研究項目,讓一流創新團隊在全球科技開放合作的舞台上綻放光彩。

   (作者:麥均洪,系華南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廣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項目團隊:本報記者 張勝、詹媛、楊舒、白雪蕾、任爽、鄧暉、蔣新軍)

(責編:萬鵬、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