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工科人才培養:走好紅色育人路

藺偉

2021年11月30日08:0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工科人才培養:走好紅色育人路

大學文化是一所大學在長期辦學實踐中積澱形成的,具有強烈的價值取向,既與國家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一致,也充分體現了大學的深厚歷史和辦學特色,在潛移默化中滋養師生心靈,為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不竭的精神動力。作為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立足八十多年來的辦學發展歷程,總結凝練出“紅色育人路”深刻內涵——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的全面領導,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始終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教育報國的價值取向,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優良學風,始終堅持艱苦奮斗、創新包容的辦學風格。

傳承紅色基因,用特色文化賦能

用特色文化賦能思想政治教育,一是要善於提取大學文化中的紅色基因,通過學術論壇、文化立項、設立機構,不斷加強校史校情和精神文化研究,總結提煉大學文化中紅色基因的基本內涵、主要特征、獨特優勢、實踐路徑,形成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表達方式。二是要善於將紅色基因轉化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動素材,通過出版大學文化叢書、拍攝影視作品、排演文藝作品、開發文化產品等方式,不斷培育紅色基因鮮明、內涵蘊意深刻的大學文化成果,形成生動鮮活的學習教育素材。通過有力度、有溫度、有角度的文化舉措,傳承紅色基因,厚植文化根基,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質增效。

學習黨史校史,以特色文化提質

建黨百年來,在黨創建和領導的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紅色育人路”上,高等院校勇擔歷史使命,在不同歷史時期為黨領導偉大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在黨史學習教育中,抓住黨史和校史的“交匯點”與“共振點”,充分發揮大學文化對師生的感染力和親和力,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教育質量。用特色文化提質黨史學習教育,一是要加強頂層設計,做好黨史學習教育謀篇布局,將挖掘、學習紅色校史作為工作的重要抓手,組織力量,系統布置﹔二是要抓好主要陣地,推動校史教育融入思政課程、課程思政和社團活動,並通過布設校史景觀,加強校園環境氛圍建設﹔三是要創新方式方法,通過編寫校史讀本、拍攝校史紀錄片和舉辦專題展覽等,推出生動教材,讓紅色文化入腦入心。在學習百年黨史基礎上,圍繞紅色校史“做文章”,可以為黨史學習教育開展注入強勁的文化動力。

貫通“三全育人”,用特色文化服務

大學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中心工作是培養人才。大學文化的產生發展來自辦學實踐,也融入辦學的方方面面和育人的全過程。用特色文化服務一流人才培養,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把大學文化建設作為貫通“三全育人”的重要手段,為培養一流人才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撐。一是要深化大學文化內涵研究,積極開展校史、學科專業史編纂,從史料中挖掘辦學歷程中的典型人物、特殊貢獻、精神力量和文化傳承,凝練特色文化成果,夯實文化育人基礎。二是要推動大學文化融入育人全過程,加強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的特色文化植入,大力培育校園文化品牌,構建文化品牌矩陣,拓寬文化育人渠道﹔三是要抓好特色文化宣傳,通過網上網下各種方式積極展示文化特色,宣傳師生優秀典型和服務國家重大貢獻,營造文化育人濃郁氛圍。發揮大學文化的滲透力和持續力,貫通融入“三全育人”,可以為一流人才培養厚植文化根基,提供有力支撐。

營造潤心環境,以特色文化引領

大學文化從來不是空中樓閣,而是通過實實在在的物質載體來孕育、承載。大學文化建設是校園環境提質的有力牽引,可以有效推動文明和諧校園構建,對師生形成輻射與滋養。用特色文化引領文明校園建設,要堅持“見人、見物、見細節”,持續建設“浸潤式”的文化環境,一是要做好校園文化規劃,立足精神文化內涵,規劃文化景觀,通過設計文化區域和文化軸線等,構建文化群落,增強輻射效力。二是要重點打造文化地標,充分結合校園發展,重點建設校史館、博物館、藝術館等文化平台,構建代表性的文化空間。三是要支持基層文化空間建設,充分挖掘基層文化資源,立足師生文化需要,構建一批學科特色鮮明、具有多元功能的文化空間。通過凝聚師生情感的文化載體,可以鞭策師生不忘初心來路,與祖國共進、與時代同行,共同創建文明校園。

站在建黨百年的新起點上,新時代高校思政工作也有了新使命、新目標、新要求。在全面開啟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征程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定走好中國特色高等教育“紅色育人路”,培育優秀的大學文化,用特色大學文化持續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守正創新,正逢其時。

(作者:藺偉,系北京理工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

(責編:萬鵬、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