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構建全方位培養體系 培養心懷“國之大者”的拔尖人才

閻琨

2021年10月26日08:19    來源:光明日報

編者按

學生和教師是高校人才工作的核心。習近平總書記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指出,要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高校特別是“雙一流”大學要發揮培養基礎研究人才主力軍作用,全方位謀劃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建設一批基礎學科培養基地,培養高水平復合型人才。總書記還指出,要積極為人才鬆綁,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人才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要完善人才評價體系,加快建立以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形成並實施有利於科技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評價體系。本版從學生和教師的視角對人才培養和人才管理進行了闡發,希望能給讀者帶來啟發。

拔尖人才是人類智慧和能力的集大成者,有必要為其建立一個科學規范的選拔與培養體系。我國目前的拔尖人才培養尚處於探索階段,如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拔尖人才培養體系應當是我國高等學校拔尖人才培養的重要探索方向。本文立足我國拔尖人才培養實踐,並結合國際主流理論,為我國拔尖人才選拔、培養和評價提供以下路徑和方法。

培養心懷“國之大者”的拔尖人才

拔尖人才反映社會所重視和希望培養的理想行為和潛力。能否成為“國之重器”,肩負更多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是對拔尖人才的時代要求,也是眾多國家從頂層設計角度部署拔尖人才培養戰略的重要驅動力。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雙重背景下,未來的拔尖人才除了具備超常稟賦和能力外,還應懷有為國家需求和為社會服務的初衷,強烈的社會責任感,致力於人類發展重大命題,並願意為全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福祉而奮斗的情懷。

目前我國對於拔尖人才的社會責任感從政策導向、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都有待提高。

從政策層面而言,我國近年來雖然出台多項拔尖人才專項政策,旨在構筑促進拔尖人才脫穎而出的專門通道,集中培養一大批基礎學科拔尖人才。但在“強基計劃”出台之前,這些政策多聚焦於學術英才的選拔和培養,缺乏對國家和社會責任感的系統性關注。

在理論層面,對拔尖人才的國家和社會責任感內涵與外延的研究缺乏,對其學理認識更是存在明顯不足。在拔尖人才的選拔和培養上,仍然聚焦於傳統的智力表征,重視拔尖學生的專業知識技能訓練,而對人格養成教育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缺乏應有關注。

在實踐層面尤其是在評價上,短期績效導向驅動下的拔尖項目過多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和科研成果等顯性指標,對拔尖個體社會責任感和貢獻力等內隱性要素的考核往往流於形式。

有鑒於此,我們應將國家貢獻力和社會責任力要素貫穿於拔尖人才教育的全過程中,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培養心懷“國之大者”的拔尖人才,將對能力培養和為國分憂、為國解難、為國盡責的雙重人格塑造納入選拔—培養—評價的每一個環節中。拔尖人才培養要強化使命驅動,強調拔尖人才的身份“不是光環,而是使命﹔不是榮譽,而是責任”。引導拔尖人才面向國家戰略需求和人類未來發展,應對人類未來重大挑戰,樹立破解人類發展難題的遠大志向。

在拔尖人才選拔和培養中關注實踐智能

當前我國拔尖人才的選拔標准主要偏重於學生的學業測試和競賽成績的智商考量,在選拔中缺乏對拔尖學生的心智結構、志趣等個體因素的整體考量。但單一的智商測試之信效度在國際拔尖人才學界已經日趨受到質疑,且智商對拔尖人才的影響存在一定的閾值。相較於傳統的“天賦智商”,關注個體的“實踐智能”對拔尖人才的選拔更有實踐意義。

因此,一方面,我國高等學校拔尖人才項目的選拔核心應該考察在學習者的特長、偏好、志趣和學科知識之間,心智結構與學科的深層文化結構之間,有無選擇的默契感和親和感。另一方面,對實踐智能的考量也非常重要。拔尖人才選拔時,也應側重於考查學生在實際情境中運用知識和技能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在他們感興趣或表現出特長的智能領域,合理規劃達成目標的路徑並將其成功實現的能力傾向。

對於如何培養實踐智能,斯騰伯格指出,在學校課程中融入自我管理、任務管理和與他人合作三方面內容至關重要,其中自我管理包括引導拔尖學生認識多元智能,積極探索自我,展示和應用知識﹔任務管理包括認識問題、制定解決問題的策略、尋求解決問題的幫助以及時間管理﹔與他人合作包括如何展現自我,如何與他人進行有效的交流,以及如何從長遠的角度對待他人。建立科學規范拔尖人才選拔體系是我國拔尖人才戰略頂層設計的第一步,這個體系中既有定量的專業、學術和智商考察,也應該有定性地對拔尖學生實踐智能的考量。

為拔尖人才提供異質化課程

拔尖人才內部存在巨大的異質性,每個拔尖學生在智力能力、心智結構和發展需求等方面都存在顯著差異。目前我國基礎學科拔尖人才培養方式主要採用的是以專業為導向,按照既定的目標,使用統一的課程內容、教學材料和考核方式來培養。這種同質性課程,把各式各樣的拔尖學生框限於其中,既無法滿足不同學生的研究志趣,也阻斷或者限制了學生拓展其他研究領域的發展可能。

為拔尖人才提供異質性課程是國際上改革的大勢所趨,已在國際拔尖人才學界達成共識。我國高等學校也應該順應國際趨勢,轉變拔尖人才培養理念,從現有以專業為中心的組織模式走向專業需求和拔尖學生個體需求相結合的育人模式。從學生個體需求出發,充分評估每個拔尖學生的認知能力水平和發展取向、非認知個體特征及其所處的環境特點,為他們提供適合自身特點的多樣化課程。在配套的制度建設上,構建本研一體化的課程體系,搭建跨學科平台,為拔尖人才自主選擇拓寬和加深現有知識體系提供途徑。如何構建中國特色的拔尖人才課程培養體系應當是當前我國高等學校拔尖人才培養的重要探索方向。

為拔尖人才建立動態的發展路徑

我國目前的拔尖人才項目在教育供給層面,如項目規劃、課程教學、教材選擇、師資培養等方面,缺乏系統設計和理論規劃。根據天資發展理論,拔尖人才是個體與環境互動發展的結果,應該為拔尖人才提供一套與其發展相匹配的培養路徑。學者茨格勒指出,在特定領域的卓越表現不在於個體,而是由個體及其環境構成相輔相成的生態系統﹔系統中每個組成元素是有機融合的整體。拔尖人才的培養需要一個持續互動為特征的支持系統,因此高等學校中的培養項目應該根據拔尖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風格,並結合拔尖人才培養理論,對包括學習的目標和計劃、課程設置、教學設備甚至教學場所在內的學習環境進行重新規劃和設計,構建一條適合拔尖人才成長的發展路徑。

同時,應該注意的是路徑本身是動態發展的,拔尖學生通過與學習環境的互動來提升他們的行為技能庫。隨著學習者專業水平的持續提升,行為庫的不斷擴大,外界環境也應該越來越專業,更適合學生的學習需求。此外,拔尖人才項目應該追蹤每個拔尖學生的學習進展。在這整個過程中,教育者及時有效的指導和反饋至關重要。

平衡好社會價值導向和個體發展需求

目前高等學校開展的拔尖人才培養項目致力於將先天稟賦拔尖的學生培養成為能夠在基礎學科和尖端領域解決國家和社會問題的頂尖人才。這些項目大多以拔尖學生外在的成績和成就而非內在的成長來評判學生的價值,他們的社會心理以及職業發展需求有時沒有得到充分考慮。此外,一些拔尖項目在選拔人才時忽略對項目目標的清晰闡述,往往造成項目目標與學生個體目標之間的匹配錯位,在挫傷拔尖人才參與項目積極性的同時,導致天賦發展和個人成長的割裂。

如何在培養目標的定位上平衡好社會價值導向和個體發展需求,應是我國拔尖項目關注的重點。一方面,在拔尖人才選拔環節,向候選人闡明項目目標,並將學生的非認知個性特征和旨趣志趣等因素納入考察﹔另一方面,在培養過程中,拔尖培養項目應該評估每個學生的發展取向,並將其納入個人的培養方案制定之中。此外,在拔尖項目中,為學生提供職業咨詢,定期對拔尖學生進行發展路徑和職業規劃診斷,及時了解拔尖學生的心理動態和發展需求,幫助他們優化心理生態,並與其共同探索感興趣的領域,從而實現整合外部設定目標和個體發展目標的結果。

拔尖人才的評價應超越具體的學科領域

我國的拔尖人才項目以學科為區分標准,具有鮮明的學科界限,目標是培養特定學科領域的卓越人才,也即領域專才。我國高等學校的一些拔尖人才培養實踐還沒有完全指向“通專結合”的培養目標。而國際拔尖人才培養趨勢已經從領域專屬逐漸走向領域通用與領域專屬並重。即一方面在學科內部對從業人員的技能要求更加多元﹔另一方面在專業能力之外,對領域共同價值和規范的體認、團隊合作能力、管理協調能力等通用能力,以及批判力、思考力等思維能力對拔尖人才最終走向卓越有重要影響。

因此,高等學校在拔尖人才培養上,除了使用模塊化課程加強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外,要通過搭建跨學科平台,促進不同學科背景的拔尖學生之間的融合。在評價上,在領域專業能力評估之外,加強對拔尖學生通用能力的評估。

建立全方位的拔尖人才培養和研究體系

我國教育界對拔尖人才研究尚處在初期探索階段,與國際拔尖人才研究學界的理論模型、方法論以及前沿研究還沒有形成充分交流和對接。學界對什麼是拔尖人才,拔尖人才如何選拔,如何培養,如何評價等基本問題還需要達成共識,對如何培養中國特色的拔尖人才也需要與國際經驗進行研討和對話。

當前,國際拔尖人才研究學界已轉向對立體多維的拔尖人才培養生態系統的研究。我國也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問題,提出立德樹人和努力構建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的教育理念,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教育界要肩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重大歷史使命,把培養德才兼備、全面發展、堪當大任的優秀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作為根本任務。要鼓勵研究者充分與國際前沿范式和研究方法交流、對話,相互借鑒,積極探索扎根中國大地的、適用於中國的理論和實踐。用全方位、多角度、先進科學的路徑培養一大批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奮斗終身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拔尖人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崇高理想作出貢獻。

(作者:閻琨,系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長聘副教授)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