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中國減貧方案的哲學智慧

馬正立

2021年04月26日08:03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中國減貧方案的哲學智慧

  貧困是人類社會的頑疾。反貧困始終是古今中外治國安邦的一件大事。中國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踐相結合,並科學運用唯物辯証法,歷史性地解決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存在的絕對貧困問題,走出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取得了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創造了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

  中國共產黨百年來所取得的減貧成就,得益於對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繼承和運用。要看到,貧困問題是復雜多變的,必須從客觀實踐出發,採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解決。中國共產黨百年來堅持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法,根據我國實際和所處時代,客觀認識不同時期貧困問題的發展變化,所探尋的中國減貧方案閃爍著哲學智慧的光芒。

  一是堅持馬克思主義實踐觀。馬克思主義哲學認為,“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社會問題隻能在實踐中認識和解決,也隻有實踐才能檢驗社會現象的真偽。中國共產黨人在分析貧困及相關問題時,始終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立足貧困地區的實際情況,在遵循當地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因地制宜解決貧困問題,尋找消除絕對貧困的良方。比如,根據貧困人口的分布和區域差異,明確扶貧范圍,通過易地扶貧搬遷方式解決貧困問題,或者通過重點扶持,集中力量加快攻克深度貧困堡壘等。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實行“六個精准”“五個一批”,在實踐中不斷深化精准扶貧方略。現行標准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12.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二是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唯物辯証法要求堅持兩點論,防止“一刀切”﹔同時堅持重點論,牽住“牛鼻子”。這就有利於抓住主要矛盾,明晰關鍵問題來解決貧困問題。新中國成立初期,針對“一窮二白”“積貧積弱”的普遍貧困現象,在加快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同時,中國共產黨也帶領全國人民奮力發展農業,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為解決溫飽提供物質准備。改革開放以來,在農村著力發展家庭承包經營,貧困地區面貌發生顯著變化。黨的十八大以來,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在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集體經濟發展中穩步減貧,讓各種要素向農村貧困地區匯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持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精准扶貧方略既有量的標准也有質的要求,既強調外在扶持也強調內因驅動,而非僅強調一個方面忽視其他方面。正是因為做到了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才能徹底打贏脫貧攻堅戰,讓脫貧成效真正獲得群眾認可、經得起實踐和歷史檢驗。

  三是堅持聯系和發展的觀點。在脫貧攻堅過程中,始終注重把外部幫扶和貧困群眾自身努力相結合。一方面,注重培育貧困人口主動脫貧的意識,通過開展思想教育、宣傳感召等,激發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增強貧困人口脫貧致富的決心。另一方面,注重提升貧困人口的脫貧能力,有效防止返貧。堅持教育扶貧,尤其注重從源頭上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堅持科技扶貧,尤其注重提升貧困人口科技素養和掌握新科技的能力﹔通過開展貧困人口職業技能培訓等,廣泛帶動貧困勞動力就業。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標志著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同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我們還要切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步伐,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朝著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不斷邁進。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編:萬鵬、曹淼)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