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全過程民主的理論邏輯與時代內涵

羅 峰

2021年04月20日08:0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全過程民主的理論邏輯與時代內涵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內在屬性,是中國共產黨近百年來的價值追尋與制度建構目標。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指出:“我們走的是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這一重要論斷,深刻揭示了人民民主是一種與現實接通、與人民利益相連的具有操作性的民主形態。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中指出,“在民主制中,國家制度本身隻表現為一種規定,即人民的自我規定”,這實質上指出了民主的價值屬性,即它是以人民利益為依歸、為人民所掌控的國家制度,人民是國家制度的主體性力量。全過程民主是對人民民主而不是其他民主制度的一種具體演繹,契合馬克思所講的民主的價值屬性。同時,馬克思也指出,“國家制度”就其存在、現實性來說,在不斷地被引回到自己的現實的基礎、現實的人、現實的人民,並被設定為人民自己的作品,強調民主的現實性與操作性﹔而全過程民主的“全”與“過程”,則體現了參與主體的廣泛性、參與過程的現實性與規范性。正是在這個意義上,“人民民主是一種全過程的民主”的重要論斷,既接通了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真正民主的人民價值屬性的判定,又回應了民眾在新時代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是實實在在的、而不是做樣子的,應該是全方位的、而不是局限在某個方面的,應該是全國上上下下都要做的、而不是局限在某一級的”現實訴求。

  社會主義民主需要完整的參與實踐

  馬克思恩格斯指出,“民主是什麼呢?它必須具備一定的意義,否則它就不能存在”。在一定的現實環境中,民主的意義體現為民眾參與的廣度及其效能。沒有一定數量民眾的參與,無論是選舉民主還是協商民主,其意義都很難彰顯。全過程民主不僅體現了人民民主的本質屬性,而且通過一個“全”字,更直觀地揭示出人民民主的現實意義和科學性基礎。正是在此意義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社會主義民主不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參與實踐”。

  在人民民主實踐中,這種“完整的參與實踐”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參與的主體“全”,即在把握一定政治標准與原則的前提下,對人民民主中“人民”的界定盡可能廣泛,形成大團結、大聯合的局面。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我國的協商民主時指出,“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是人民民主的真諦”。“找到全社會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就是要讓更多的人積極參與,體現參與主體的廣泛性。二是參與的內容“全”,即民眾的參與應體現在方方面面,以符合現代社會、政治生活的復雜性和系統性的演進趨勢。這意味著全過程民主所要求的民主參與不是局部的、零散的和碎片化的,而是全面的、系統的和整體性的參與。我國的人民民主不僅體現在政治選舉中,而且體現在日常工作與社會中,民主的制度化推進要考慮這些不同的作用領域與空間。習近平總書記在談社會主義民主的實現形式時提出了四個“要看”,即要看人民是否在選舉時有投票的權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續參與的權利﹔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選舉的權利,也要看人民有沒有進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權利。

  所以,全過程民主蘊含的這兩個“全”,更加契合人民民主的本質內涵。隻有參與的主體“全”,社會的最大公約數才能形成,執政黨的社會基礎才更厚實﹔隻有參與的內容“全”,老百姓才能感受到民主的實際、實惠,積極性也會更高。

  民主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這一重要論述包含兩層含義。第一,這裡的“問題”是“人民”而不是什麼其他主體想要解決的問題,闡明了社會主義民主的人民屬性﹔第二,是指出人民民主的推進要有更明確的現實導向性與強烈的問題意識,能同人民的利益實現相關聯。換句話說,社會主義的人民民主是真實、有效的民主。說其真實,不僅因其能避免隻有投票時被喚醒、投票后就進入休眠期的形式主義民主,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強烈的現實關懷與問題導向的特征。

  實現機制的優化與調整,也是對人民民主真實性、有效性的生動注解。新時代是全過程民主提出的現實背景,在這一歷史方位下,我國面臨著發展、改革和穩定的繁重任務,對人民民主的實現機制也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發展方面,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需要有效的制度、政策供給攻堅克難,需要通過人民民主動員民眾投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中去﹔改革方面,全面、系統、深入推進改革,需要堅持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相結合,改革方案的科學制定、改革舉措的有效推進等,都需要通過發揚民主來形成推動改革的磅礡力量﹔社會穩定、社會治理方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向縱深推進,多元利益格局、多樣化的社會矛盾開始形成與顯現,這需要有效制度化通道吸納民眾參與,以形成人民有序的政治參與等。可見,全過程民主契合了新時代對人民民主的現實性、操作性要求,是新時代中國民主政治發展的重要內容。同時,說全過程民主是有效民主,也因為它是一種回應性民主,即能夠有效回應人民的現實訴求,解決人民面臨的現實問題,具體、現實地體現到人民對自身利益的實現和發展上來。

  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人傳承民主建設有益經驗,將人民民主的價值理念融入國家政權建設之中,為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也就是說,體現人民自己作品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有一套制度體系與之相配套,這些基本制度直到今天仍然是我們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最主要的制度依憑。

  將人民民主的理念融入國家政權建設中要解決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人民的制度化參與﹔二是人民如何監督。圍繞這兩方面問題,新中國成立后,我們黨設計了一整套適合國情的制度體系。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須加強法制。必須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命題。黨的十五大吹響了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號角。進入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被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十九大提出“用制度體系保証人民當家作主”要求﹔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既總結了我國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具有的顯著優勢,又指出了國家制度建設和治理體系現代化要努力的方向。這些具體部署,推動了人民民主制度不斷走向成熟與定型,其重要標志有: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發展的道路設計,如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一﹔推進人民民主的制度保障,如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發展與完善﹔對推進人民民主的有益經驗的制度化提煉。由此可見,全過程民主是我國人民民主制度逐步走向成熟、定型的必然產物﹔也隻有在制度化軌道上,全過程民主才能發揮出更大的民主效能。

   (作者:羅 峰,系上海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公共管理教研部主任、教授)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