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推動教育評價改革改在深處落到實處

謝樹華

2021年04月01日07:5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推動教育評價改革改在深處落到實處

  【學思踐悟】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就深化教育評價改革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21年3月6日,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四次會議的醫藥衛生界、教育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圍繞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以教育評價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建立健全教育評價制度和機制,發展素質教育,更加注重學生愛國情懷、創新精神和健康人格培養”。作為一所綜合性教學研究型大學,溫州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和《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精神,在學校評價、教師評價、學生評價等方面作出有益探索,努力構建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富有時代特征的教育評價制度與機制。

  深化學校評價,激發高校改革發展新活力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高校作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必須承擔起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做好教育評價改革的頂層設計和戰術實施,確保各項改革任務落實落地。

  把好方向,在立德樹人中檢驗成效。立德樹人是高校的立身之本、辦學之基。必須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學校事業的全面領導,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抓住立德樹人“根本點”,打出內部管理、人事薪酬、教學管理等制度改革“組合拳”,切實強化人才培養中心地位,構建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相融合,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引領為一體的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

  找准跑道,在分類發展中爭創一流。推進高校分類評價,引導不同類型高校科學定位,辦出特色和水平,是實現高等教育多元發展的關鍵一招,也是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的必由之路。應當在深入分析學校歷史、辦學現狀和發展前景的基礎上,錨定特色鮮明的辦學定位,以學科建設為龍頭,建立分層分類發展機制和特色發展引導機制,對接國家戰略與地方需求,在特色領域實現關鍵突破,有力彰顯大學的責任擔當。

  優化治理,在深化改革中增強動能。完善大學治理體系、提高治理能力,是增強教育評價改革活力的重要保障。溫州大學按照結構決定功能、人事決定動能、制度決定效能的思路,圍繞事關學校治理能力提升的34個課題,深入開展大調研活動,形成百余個配套政策制度,實現學校治理體系整體性流程再造和系統性機制重塑,為加快推進大學治理現代化,推動教育評價改革往實裡走、向深裡做提供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

  完善教師評價,構建教師教書育人新體系

  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也是教育評價改革的關鍵主體。完善教師評價,應當聚焦育人主責主業,構建有利於教師全心從教、潛心育人、安心治學的文化生態。

  堅持以師德師風為第一標准。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高校應堅持“四有”好老師標准,在教師引進、培養、評聘、評價環節注重思想政治素質和專業能力素養的“雙重考察”。溫州大學制定《加強和改進師德師風建設的實施意見》等制度,建立師德師風承諾制,實行師德不合格“一票否決制”,著力形成教育、監督、激勵、懲戒為一體的閉環體系。

  堅持以教書育人為根本職責。無論教育評價怎麼改革,教書育人始終是教師的首要任務。溫州大學實行以人才培養為中心的教師分類管理,提高教學業績、育人成果和一線學生工作經歷在教師評價中的比重。嚴格備課、上課、作業、輔導、學業成績檢查與評定等五個教學環節,設立“教學卓越獎”,開展“教學技能競賽”,建立以“優課優酬”為核心的教學激勵制度,引導教師加大教學投入,優化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

  堅持以實際貢獻為主要依據。教師科研評價是激發教師創造力、提升學術和社會貢獻水平的指揮棒。應強化科研評價的質量導向,不將“人才帽子”、論文數、項目數、課題經費等科研量化指標與職稱晉級、績效分配、獎勵激勵硬挂鉤。樹立以品德、能力、業績為導向的評價標准,探索建立分類評價與長周期評價相協調、個人評價和團隊評價相結合的評價體系。創新建立科研轉化機制,有效暢通科研成果轉化通道、提高轉化效率。

  優化學生評價,打造學生成長成才新生態

  學生是祖國未來、民族希望,也是教育評價改革的出發點與落腳點。改革學生評價,核心在促進學生人人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終身發展。

  堅持德智體美勞全要素評價。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既是對人的素質定位的基本准則,也是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基本特征。優化學生評價,應當將“五育並舉”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考評體系,在優化智育評價的同時,創新構建學生品德發展、身心健康、審美能力和勞動實踐評價新機制。同時,進一步深化課程、實踐、科研、文化、管理等育人體系建設,將“五育”融入教育教學和管理服務全過程,構建“三全育人”新生態。

  堅持結果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學生發展是一個連續不斷的變化過程,必須實現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的有機融合。溫州大學以數字化改革為牽引,打通教務、學工、科研等人才培養環節中的“信息孤島”,將學生評價有機嵌入教育教學全過程,改進“一張成績單”等終結性評價方式,建立具有記錄、評價、激勵、反饋功能的發展性評價系統,有效發揮學生評價在促進學生成長和學校發展中的支撐作用。

  堅持他評與自評有機統一。優化學生評價,應當實現標准化評價和個性化評價相統一,在學生評價標准編制、評價過程實施、評價結果反饋中,強化師生互動,主動邀請學生、家長和用人單位共同參與,著力形成積極、友好、平等的評價關系,使教育評價成為反思與改進教育教學行為的“溫度計”,更大限度激發學生成長進步的主動性與內驅力。

   (作者:謝樹華,系溫州大學黨委書記、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溫州大學基地研究員)

(責編:萬鵬、趙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