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加強涉外法治工作

沈德詠  劉靜坤

2021年02月19日08:0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涉外法治工作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在法治領域的具體體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涉外法治工作不斷發展,在促進對外開放、維護國家利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在新發展階段,我們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協調推進國內治理和國際治理,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維護國際法治秩序。

歷史和現實証明,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是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法治化、合理化,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基石。國際法基本原則對形成和維護公正合理的國際法治秩序意義重大。上世紀50年代,我國與其他一些國家共同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國際法基本原則的發展作出重大貢獻。習近平主席指出:“要致力於推進合作共治的共同開放,不應該任由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破壞國際秩序和國際規則,而要以建設性姿態改革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我國加強涉外法治工作,著眼於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力促國際合作。我們主張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的權利,反對干涉別國內政,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推動各國共同捍衛多邊主義,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加強涉外法治工作,需要積極參與國際規則的制定和完善,為世界和平與發展注入正能量。當前,國際規則發展進程加速,在外空、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領域,不少國家試圖提出符合本國利益的國際規則方案。我們要及時跟進研究,提出契合國際法治和中國實際、為國際社會所普遍接受的建設性方案,增強我國在國際法發展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同時,加強國際執法司法協作,推動國內法律與國際規則銜接,積極參與國際法治建設。

當前,國際組織已成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在國際法治運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冷戰結束以來,國際組織數量顯著增長,規模進一步擴大。在全球氣候變化、環境保護、大規模傳染性疾病預防、反恐、應對金融危機等眾多領域,國際組織都發揮著重要的組織協調作用,特別是發展中國家在國際組織決策過程中的發言權和影響力明顯增強。加強涉外法治工作,需要加大國際法教育和研究力度,加大涉外法治人才培養力度,注重向國際組織輸送涉外法治人才,為積極參與國際組織的政策制定、規則設計和日常管理提供人力資源。進一步提升與國際組織的協作水平,共同為全球治理變革貢獻力量。

我國法律的域外適用,是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環節。我們要立足全面對外開放的現實要求,加快我國法域外適用的法律體系建設,推進涉外法治重點領域立法,完善涉外法律法規體系,著力解決對外貿易、投資等領域規則不完善等問題。優化國內法律體系,及時修訂和廢止不適應國內外形勢發展的法律法規,從而更好發揮國內法域外適用的制度功能。面對一些國家沒有國際法依據的單邊制裁和所謂“長臂管轄”行徑,必須運用法律武器堅決予以反擊。綜合利用立法、執法、司法等手段開展斗爭,佔領法治和道義制高點,不斷增強涉外法律斗爭的主動性,更好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更好維護中國企業、公民在海外的合法權益。

加強涉外法治工作,還要注重防范化解國際法治領域風險隱患。既要看到國際法治在穩定國際秩序、規范國際關系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也要有效防范化解國際法治領域存在的風險隱患。比如,有的國際條約主要由一些發達國家主導制定,在爭端解決機制等方面未能充分考慮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加強涉外法治工作,要求科學研判國內各項發展戰略在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國際法律風險,充分評估相關國際條約和國際司法程序的潛在問題,提前制定風險防范和化解工作方案。靈活運用現有國際法律爭端解決機制,探索推廣新型國際法律爭端解決機制。比如,圍繞“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推進國際商事法庭建設,推動我國仲裁機構與“一帶一路”參與國家仲裁機構合作建立聯合仲裁機制等,為解決國際法律爭端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作者分別為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主任、中國政法大學全面依法治國研究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19日 09 版)

(責編:吳兆飛、萬鵬)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