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金台隨筆:用詩詞感發人心

周  南

2020年11月27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在以古典詩詞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裡,蓄積著中國人的智慧、品格、襟懷和修養,凝聚著中華文化的理念、志趣、氣度和神韻

很多喜愛古詩詞的人都聽過葉嘉瑩的名字。這位“詩詞的女兒”,一生讀詩、釋詩、寫詩、講詩,與詩歌結下不解情緣。最近,一部關於葉嘉瑩的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上映,通過銀幕光影,我們得以走近這位古典文化的“傳燈人”,去感受她跌宕起伏卻寫滿詩意的一生。

我們為什麼要讀詩?古詩詞對中國人的精神世界意味著什麼?從葉嘉瑩身上,或許能找到最好的答案。葉嘉瑩詩心早慧,卻一世多艱,遍嘗生死不能相見、故土不能相還的寥心荼苦。是詩歌如日月光華,照亮了她生命中的灰暗時刻﹔又如一葉輕舟,渡她涉過生命的長河。在故土淪陷之時,她寫下“盡夜狂風撼大城,悲笳哀角不堪聽”的哀婉之聲﹔在女兒遭遇意外的時刻,她用“遲暮天公仍罰我,不令歡笑但余哀”書寫椎心之痛﹔漂泊海外時,她注解杜詩“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以澆胸中思鄉塊壘……那些與生命相融合的感發,那些以詩詞為舟楫的依托,讓她免於“在苦難中被磨碎”,也塑造了她一生的溫潤沉靜、堅韌持守。所以有人說,“她站在那裡,就是對古典詩歌最好的注解”。

當然,對葉嘉瑩而言,詩詞並不只是愛好、慰藉,更是理想、信仰。所以她用盡一生研究古典詩詞,更希望在自己親身體會到了古典詩詞美好、高潔的世界后,能打開一扇門,“把不懂詩的人接引到裡面來”,並將其視為自己“生命的目的”。所以她屢次說如果自己不盡到傳承的責任,就是“上對不起古人,下對不起來者”﹔所以她90多歲高齡仍登台授課而又著述不輟,隻為“柔蠶老去應無憾,要見天孫織錦成”。她告訴初學詩歌的小男孩,“‘詩’就是心在走路”﹔她堅守講台七十載,“闡說精妙,啟發無窮”,留下“白晝談詩夜講詞,諸生與我共成痴”的佳話﹔她啟發普通人品讀古典詩詞的方法,告訴他們判斷詩詞好壞的標准,引領讀者體味“興發感動”的力量……正是不遺余力地做古典詩詞的“擺渡人”,葉嘉瑩成為無數人通往詩歌國度的路標。

為什麼讓更多人走進詩歌如此重要?因為每個人都需要精神的棲息地,而詩歌裡正有慰藉人生的精神養分。當你通過詩歌,與作者的生命情感發生碰撞,那些古典詩歌中蘊含的審美趣味,那些涌動著的生生不已的精神力量、那些穿越千年的詩心詩意,就能給予我們美好和希望,就能讓我們在人生風雨襲來時獲取勇氣和力量。聞一多曾指出,“詩人對詩的貢獻是次要問題,重要的是使人精神有所寄托”。當我們看到揮汗如雨的勞動者“勞者歌其事”、寫下動人的詩篇﹔看到走南闖北、日晒雨淋的快遞小哥,時刻把《唐詩三百首》放在行囊﹔看到農民大姐以詩詞為精神良藥,走過與病魔抗爭的日日夜夜,我們就更能體味葉嘉瑩“用詩詞感發人心”的苦心,也更能明白詩詞之於人生的意義。

今天我們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正是因為在以古典詩詞為代表的傳統文化裡,蓄積著中國人的智慧、品格、襟懷和修養,凝聚著中華文化的理念、志趣、氣度和神韻。讓更多人從一首詩、一闋詞、一篇文章中汲取文化養分、人生智慧、美好品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將成為更多人生命的指路明燈,滋養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的心靈。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27日 05 版)

(責編:吳兆飛、萬鵬)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