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井岡山精神與“四個自信”的邏輯關聯

嚴文波

2020年10月10日13:34    來源:人民網-理論頻道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井岡山時期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財富,就是跨越時空的井岡山精神。今天,我們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堅持堅定執著追理想、實事求是闖新路、艱苦奮斗攻難關、依靠群眾求勝利,讓井岡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井岡山精神傳承著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集中體現中國共產黨人的政治覺悟、意志品質、思想道德和工作作風,是新時代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自信的精神源泉。深刻理解和把握井岡山精神與“四個自信”的邏輯關聯,對進一步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取得新的偉大勝利具有重要意義。

實事求是闖新路,為堅定道路自信提供方法論遵循

實事求是、敢闖新路是井岡山精神永褒生命力的法寶,也是傳承井岡山精神的關鍵,它不僅為中國的革命事業提供了重要路線支持,更是為新時代堅定道路自信提供了方法論遵循。1927年“八七會議”召開后,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通過對中國革命性質的深刻分析,遵循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以“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氣概,作出了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進軍、引兵井岡的決策,從而使中國革命變被動為主動、化“危機”為“機遇”,走上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實事求是闖新路”這條新路,過去是中國特色革命道路,今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隻有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才能准確認識這兩條道路的歷史必然性,從而堅定道路自信。邁入新時代,實事求是、勇於創新的井岡山精神依舊為中國制定新的發展規劃提供方法論遵循。新時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對我國基本國情與社會主義發展階段科學判斷的基礎上,緊抓發展機遇,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從根本上增強了廣大人民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認同,進一步堅定了中國人民道路自信。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必須繼續在“實”的基礎上不斷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美好明天。

堅定執著追理想,為堅定理論自信提供科學指引

要真正做到“堅定執著追理想”,就必須實現對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真懂真信,也即是對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真懂真信,如此才能實現對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的真懂真信,從而堅定理論自信。毛澤東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不動搖,他把革命高潮形象地比喻為“看得見桅杆尖頭了的一隻航船”“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他肯定地指出:“這些紅色區域將繼續發展,日漸接近全國政權的取得。”同時,邊界黨組織也對軍民進行共產主義世界觀教育,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說明了“什麼是共產主義”“怎樣才能實現共產主義”等道理,這一系列重要論斷和舉措為艱苦卓絕的斗爭帶來了曙光,也為革命重新定下了樂觀基調,使得根據地軍民進一步堅定了對“山溝裡的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和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信心,最終使中國革命走出了困境。井岡山斗爭的實踐充分証明,沒有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和始終不渝的革命信念,就沒有井岡山革命道路的開辟,這種無懼“敵軍圍困萬千重”和“革命理想高於天”的堅定信念正是井岡山精神內涵的靈魂所系。縱觀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來近百年光輝歷程,不同歷史時期的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將理想信念作為安身立命的政治靈魂和經受考驗的精神支柱,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指出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強調要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煉就“金剛不壞之身”。面對新的時代特點和實踐要求,我們必須繼續發揮理想信念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歷史啟迪與現實引領作用,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自覺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

依靠群眾求勝利,為堅定制度自信奠定堅實基礎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這是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優勢所在,黨與人民利益的一致性使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深厚的主體基礎。井岡山斗爭時期,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生存和發展,並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其根本原因就在於中國共產黨始終依靠群眾、相信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群眾謀利益。在這一時期,一方面,黨和政府開展土地革命,制定《井岡山土地法》,使世代缺田少地的貧苦大眾看到了實實在在的希望,極大地調動了人民群眾革命的積極性﹔另一方面,成立寧岡縣工農兵政府、新遂邊陲特別區工農兵政府、湘贛邊界工農兵政府等紅色政權,這些基層紅色政權最大的特點就是權力真正掌握在人民手中。不僅如此,為掃除舊軍隊的不良影響和習氣,維護群眾利益,毛澤東還制定了“三大紀律”、頒布了“六項注意”,這一舉措不僅體現出了人民軍隊的本質和建軍宗旨,還明確了工農紅軍所擔負的任務。這些實現和保障人民利益的成文或不成文、正式或非正式的體制機制,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衷心擁護,為當時革命事業的勝利奠定了穩固基礎。改革開放以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始終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在滿足人民群眾的期盼中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人民群眾也正是在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中更加堅定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信。很顯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本質上就是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而這一制度功能和優勢的發揮更是來自於人民群眾的偉大創造,即實現發展的目標需要依靠人民的齊心協力、應對發展中的新問題需要匯聚人民的智慧、化解發展中的矛盾需要人民的理解與支持。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通過對國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得以顯著提高,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得到更切實的制度保障,進一步為制度自信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艱苦奮斗攻難關,為堅定文化自信提供動力源泉

艱苦奮斗精神雖產生於血與火的革命戰爭年代,但它植根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積澱中已經融入中國人的血脈,成為中華民族所特有的精神標志,是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重要源泉。井岡山斗爭時期,毛澤東、朱德等黨和紅軍領導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則,團結帶領井岡山軍民克服各種困難。沒有鹽吃,就把牆根上的土挖出來熬硝鹽﹔沒有厚棉被蓋,就生火取暖﹔沒有藥品給戰士治病,就用草藥代替﹔沒有醫療工具,就用竹子制作。雖然物質生活艱苦,可紅軍戰士毫無怨言。當時在紅軍中流傳著這樣一首歌謠:“紅米飯,南瓜湯,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軟又黃,金絲被兒蓋身上,不怕北風和大雪,暖暖和和入夢鄉。”這既是當時艱苦狀況的側面真實寫照,又反映了他們的革命樂觀精神。正是這樣一種艱苦奮斗的優良品質,井岡山軍民才能任憑“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共產黨人才能沖破敵人的封鎖和圍剿,擴大和鞏固革命根據地,使革命的火種燃向全國。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革命文化重要特質的艱苦奮斗精神,在現今更多的是體現在思想上的艱苦奮斗。這種思想上的艱苦奮斗應該是一種奮發向上、一往無前的精神狀態,不怕困難、百折不撓的堅強意志,自強不息、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和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的工作態度。昂首走在新時代推動改革發展的新長征路上,我們更要明確文化之源頭,自信之脈源,把跨越時空、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艱苦奮斗精神作為“傳家寶” 自覺賡續下去,使之成為涵養文化自信、開辟中華民族復興坦途的精神底色。

(作者系江西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責編:任一林、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