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在生動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李義平

2020年09月14日08:03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在生動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馬克思主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們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必修課。”進入新發展階段,國內外環境的深刻變化帶來一系列新機遇和新挑戰。面對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和紛繁多樣的經濟現象,要更好地回答我國經濟發展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必須學好用好政治經濟學,自覺認識和更好遵循經濟發展規律。這就要求我們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掌握科學的經濟分析方法。

實踐是理論的源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習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是為了更好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既要堅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論,更要同我國經濟發展實際相結合,不斷形成新的理論成果。”我國經濟發展進程波瀾壯闊,為理論創造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廣闊空間。立足我國國情和發展實踐,揭示新特點新規律,研究新情況新問題,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能夠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創新發展貢獻中國智慧。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來源於實踐的形成過程,對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具有啟示意義

政治經濟學研究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分配關系,研究制度、經濟規律等大的、長遠的問題。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卷的序言中指出的:我要在本書研究的,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以及和它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交換關系。

追溯歷史,政治經濟學的誕生和發展來自於經濟實踐和相關社會因素。誕生於西歐封建社會晚期和資本主義社會初期的重商主義,來源於最初發達的對外貿易。英國古典經濟學的產生與亞當·斯密親歷家鄉工場手工業的發展、目睹分工和專業化帶來的驚人效益緊密相關。繼之,他在《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系統地論述了市場經濟的誕生、魅力和構架。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同樣來自於實踐。為了研究資本主義生產方式,馬克思在英國觀察了資本家雇佣工人生產商品的過程,進行了大量相關閱讀,生動地証明了是工人階級養活了資本家階級。馬克思借鑒了古典經濟學的研究成果,運用科學的抽象法,從大量的現象入手,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分析其內在聯系,從中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形成科學的概念、范疇和理論體系,並將唯物史觀和辯証法貫穿於研究的始終。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來源於實踐的形成過程啟示我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隻能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又要經受實踐的檢驗,進而指導實踐。

在波濤洶涌的世界經濟大潮中駕馭好我國經濟這艘大船,需要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蓬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我國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這個大變局加速變化,保護主義、單邊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因非經濟因素而面臨沖擊。從國內看,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由於國內國際條件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面臨著十分復雜的形勢,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

無疑,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研究和批判、對未來社會的設想,以及他的研究方法、價值取向都對我們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馬克思主義盡管誕生在一個半多世紀之前,但歷史和現實都証明它是科學的理論,迄今依然有著強大生命力。同時,馬克思主義也具有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隨著時代、實踐、科學發展而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體系。結合新的實踐不斷作出新的理論創造,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時代課題是理論創新的驅動力。”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理應在解決中國經濟問題的實踐中實現創新發展。

還要看到,伴隨著改革開放,西方經濟學大量傳入中國。雖然在經濟運行的技術層面西方經濟學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教條式地照搬西方經濟學解決不了我們的問題。西方經濟學以私有制為前提而構建,研究基礎、目的、價值取向及對問題的看法與我們不同。而且,我們所要解決的問題也不同於西方。除了經濟運行問題之外,更迫切的是要解決推進改革開放、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高質量發展中的一系列問題。因此,必須從國情出發,從中國實踐中來、到中國實踐中去,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以新的理論成果有力指導我國經濟發展實踐。

總結和提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經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要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指導,總結和提煉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經驗,同時借鑒西方經濟學的有益成分。

總的來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特點包括:以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為指導,運用其研究方法,研究中國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特別是戰略性長遠性的問題﹔揭示我國經濟發展的規律,有一定的解釋力和預見力﹔具有國際視野,能夠從中國和世界的聯系互動中探討中國問題,探討人類和世界面臨的共同問題﹔等等。

這些年來,我們黨立足我國國情,把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新的實踐結合起來,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形成了不少重要成果,提出了許多重要論斷。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為了人民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根本立場。“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些重要論述的提出,反映了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體現了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

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是實踐的產物,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實踐中形成和確立。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等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既體現了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又同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是黨和人民的偉大創造。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在深刻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深入分析國內外發展大勢的基礎上提出來的,集中反映了我們黨對我國經濟發展規律的新認識,同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許多觀點是相通的。

實現高質量發展。認識到過去快速發展的條件已經不復存在,長期快速發展積累了大量的結構性矛盾,目前必須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質量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質量優勢。

推動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互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目前發展環境、條件等發生變化的情況下,要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把關鍵性的產業鏈、供應鏈掌握在自己手裡。新發展格局決不是封閉的國內循環,而是開放的國內國際雙循環。

用中長期規劃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編制科學而有遠見的規劃,明確中長期的階段性發展目標、主打產業、區域布局等。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踐証明,中長期發展規劃既能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又能更好發揮政府作用”。

除了以上所述,我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認識成果還有很多,非常豐富。這些在解決中國經濟問題中形成的政治經濟學層面的認識,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成果,諸多理論成果的系統化就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這是一個不斷開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新境界的過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個過程永遠不會完結。

(作者系中國人民大學全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學術委員)

(責編:吳兆飛、萬鵬)
相關專題
· 李義平專欄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