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以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融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程必定 孔令剛

2020年08月31日08:1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以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融通國內國際雙循環

【“十四五”規劃編制·專家建言】

在扎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長三角區域要發揮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業發達、產業鏈供應鏈相對完備和市場潛力大等諸多優勢,積極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長三角地區在“十四五”期間應更緊地抓住“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以高質量一體化為發展主線,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大力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作出長三角應有的新貢獻。

以高質量一體化融入國內大循環

構建暢通高效繁榮的國內大循環,需要打破地區分割,構建國內統一大市場,既要有較為完善而強大的生產和服務供應鏈,又要形成統一、透明、公正、低成本的營商環境,推進要素自由流動和消費升級。長三角地區經過多年探索與積累,在區域合作基礎上正構建起一體化發展機制,各省市積極打破行政區分割,深度推進區域合作,推進從事務性合作轉向政策性對接、從局部性合作轉向整體性發展、從階段性合作轉向制度性安排。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全面推進互聯互通,在產業發展方面深度推進協同創新,在市場培育方面打通要素流動“看不見的壁壘”,勞動、資本、技術、土地、數據等要素市場一體化程度不斷提升。這些維度的一體化發展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了長三角地區的統一市場建設,極大提升了產品與服務的供給能力,奠定了融入國內大循環的深厚基礎。

面對國際國內復雜變化的新環境以及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長三角地區要發揮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的優勢,加快以智能化因素為一體化賦能,更好融入國內大循環。新一輪科技與產業變革引發了波濤洶涌的智能化大潮,正在形成人機互動、萬物互聯的泛在性通達網絡,“雲”上物聯網對行政區界具有巨大的穿透力,以無形的力量打破地面上的行政區障礙,將大幅降低國內大循環的制度成本。長三角地區經濟社會智能化程度較高,一大批企業率先應用大數據技術,在“雲”上進行決策、生產、銷售、客戶服務等,呈現出生產與服務精准化、客戶關系穩定化、業務邊界柔性化、經營業態多樣化等新態勢。智能化因素不僅可以大幅提升單個企業組織形式的敏捷程度,更會在整體上推進線性化產業鏈向智能化產業生態群轉變,推動在網絡平台基礎上打造實體與虛擬相融合的集群化產業發展新格局,使關聯企業得以在一體化的分工合作中分享發展紅利,為融入國內大循環提供新動力。長三角地區應繼續擴大智能化因素對一體化賦能的范圍,以高質量一體化更多更好地融入國內大循環。

以高質量一體化融入國際大循環

就國際大循環而言,我國是全球產業鏈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而長三角地區的產業體系較為完備,產業結構層次較高,對外開放起步早、發展好,經濟國際化程度較高,很多產業已融入全球產業體系。2019年,長三角地區經濟外向度已達52.4﹪,高出全國18.4個百分點﹔境外和國外資本大量進入長三角,目前長三角地區外商投資企業近19.3萬家,投資總額達2.5萬億美元,均佔全國的三分之一。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額已超過長三角地區進出口總額的二分之一,達50.6﹪,佔全國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總額已超過四成,達42.6﹪。這些數據表明,中外資本和中外產業在長三角地區已密切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參加國際大循環。長三角一體化不僅會提升企業參與國際分工的能力,而且會加深中外資本和中外產業的融合,奠定融入國際大循環的良好基礎。

但是,由於近年來受貿易保護主義的影響,加之今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生產網絡的巨大沖擊,疊加新一輪科技與產業變革的共同作用,全球產業鏈與供應鏈布局正在發生重大調整。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國更要參與全球產業鏈重構,積極布局國際產業鏈供應鏈,將中國企業有機嵌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之中。長三角地區已有許多企業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國際產業鏈供應鏈,面對國際市場的激烈競爭,特別是美國政府在前沿技術和高端產業方面極力阻撓我國企業進入國際產業鏈供應鏈的嚴峻挑戰,長三角地區更應注重以智能化因素為一體化賦能,進一步培育、壯大和發揮創新策源地的原始創新優勢,在一體化發展中突出協同創新產業體系建設,高質量建設區域創新共同體,高效率推進產業與創新融合發展,強化原始創新、技術創新、產業創新、制度創新四新聯動,提升配置全球資源能力,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進一步提高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培育形成若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產業集群,以高質量一體化,推進長三角地區多層次融入國際大循環。

以高質量一體化融通國際國內雙循環

由於供給端方面的國外供應鏈出現高度不穩定性,在需求端方面受保護主義影響又有更多不確定性,我國在國際經濟循環方面面臨較大沖擊。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新近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將萎縮4.9%,其中發達經濟體將萎縮8%,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將萎縮3%。對此,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構建以國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是應對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困擾,增強對外開放主動性的有力舉措。長三角地區應發揮自身優勢,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以擴大內需為戰略基點,高水平擴大對外開放,以“內循環”支撐“外循環”,以“外循環”帶動“內循環”,兩者相得益彰、相互促進。

首先,要進一步培育和發揮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新優勢,聚力培育和壯大世界級產業集群,穩住國際產業鏈關鍵環節,提升重點產業鏈供應鏈在國際市場的份額和影響力,增強其在國際產業與產業鏈發展中的不可替代性,打牢國內國際雙循環融通的產業鏈供應鏈基礎,保証產業鏈供應鏈的內外完整通暢。其次,在推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中,注重引入智能化因素,完善國內國際雙循環融通的產業配套體系,加快提升長三角地區產業與產業鏈的整體技術水平,解決產業鏈與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關鍵技術問題,提升優勢產業在世界市場供應鏈關鍵環節的自主可控性,確保長三角及我國產業與產業鏈獨立發展,在一些優勢領域引領發展。最后,要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培育和支持企業協會、行業聯盟發展,引導行業龍頭企業實施基於內需的經濟全球化戰略,在此基礎上向國際市場擴張生產能力和服務網絡,為在長三角地區融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打牢企業基礎。

作者:程必定 孔令剛,均系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吳兆飛、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