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以創新先行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

張鯤

2020年08月11日13:47    來源:寧夏日報

原標題:以創新先行一步推動高質量發展

創新居於新發展理念的首位,是基於使命意識的主體驅動力,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創新發展展示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視野和實踐智慧。堅持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對於繼續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寧夏意義重大。

創新是基於使命意識的主體驅動力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創新是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決定著民族和國家的前途命運。黨的十八大提出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黨的十九大明確了從2020年到本世紀中葉分兩個階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的奮斗目標。在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現代化標志著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巨大變遷,國家的強大與經濟總量、領土幅員和人口規模密切相關,更取決於一個國家的創新能力。創新不僅是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所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兒女千百年來的夢想,是中國共產黨的庄嚴使命。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創新是國運所系,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創新需要主體的積極能動性,主體的責任擔當和使命意識是創新的內在驅動力。新時代的主體驅動力就是實現民族振興、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強烈的責任擔當和神聖使命感。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時代是思想之母,實踐是理論之源。馬克思說過,理論在一個國家的實現的程度,總是決定於理論滿足這個國家的需要的程度。馬克思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是一個從低級走向高級、從簡單走向復雜的過程,工業是自然界對人,因而也是自然科學對人的現實的歷史關系﹔知識形態的生產力最終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技術的革新從而推動社會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巨大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自身的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始終以國家為邏輯起點,堅持從理論上解釋國家性質及其與生產關系和社會生產力的關系,重新構建新的發展范式。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既注重生產力在發展中的第一作用,又緊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價值訴求,強調更加全面、更有質量、更可持續的發展。新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開出的藥方。而創新居於新發展理念的首要位置,揭示了如何解決發展動力問題,著眼於培養新常態下經濟增長新動力。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新發展理念著力解決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問題。矛盾是反映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對立統一關系的哲學范疇,在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一定要准確把握新時代新方位新坐標,樹立大局觀、長遠觀、整體觀,科學研判“時”與“勢”,辯証把握“危”與“機”,處理好使用與保護、保護與發展、局部與全局、當下與長遠的關系,以全方位改革來煥發制度的活力,以深層次開放來謀劃更高起點的自主創新,努力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創新是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

量變引起質變,質變開啟新的量變。我國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高質量發展是量變向質變的飛躍,是整體向度的變遷。推動經濟發展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這為我們把握“量變”與“質變”的辯証關系指明了方向。事物的發展不是直線前進而是螺旋式上升的,任何事物的變化都有一個量變的積累過程,沒有量的積累,質變就不會發生。單純的量變不會永遠持續下去,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量互變規律體現了事物發展的漸進性和飛躍性的統一。高質量發展涉及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創新是驅動並貫通各個環節的根本動力。創新驅動發展重在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動能問題,以科學技術創新為主導的創新能夠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和競爭能力,不僅能夠為經濟社會提供新的動能,而且能夠極大地提升發展的質量和效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站在新時代新起點上,全區上下要勇擔歷史新使命,奮力展現新作為,著力解決經濟結構矛盾突出、資源環境約束趨緊、增長動力后勁不足、質量效益仍然偏低等深層次問題,堅持以改革創新為內生動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扎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創新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時代偉力

發展依靠人,發展為了人。人的需要是人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是社會生產力進步的原初動力。我們追求的發展是造福人民的發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已經達到一個嶄新的歷史高度,逐步具備了完整落實全面發展觀的社會歷史條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美麗中國,不僅可以改善民生,增進群眾福祉,還可以讓人民群眾公平享受發展成果。社會主義發展的最終目的是人的自由全面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不斷地充實和証明著人的本質力量,創新就是為了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而開展的創造性實踐活動。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得益彰的現代化。經濟發展是基礎,生態保護是保障,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正是在發展與生態的辯証統一關系把握中,人的理性思維、實踐智慧、創新能力、寬容精神等等都能得到錘煉和升華。人的能力和境界是在回答和解決人與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中成長和完善起來的,人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是在此基礎上產生的。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有黨和政府持續努力,有各族群眾不懈奮斗,生活一定更幸福。

(作者單位:北方民族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責編:吳兆飛、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