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讓勞動教育在學生學習與生活點滴中體現

葉志明 陳方泉

2020年07月28日08:0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讓勞動教育在學生學習與生活點滴中體現

勞動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式微的原因

新時代的勞動教育,已經從作為德智體美的載體地位中獨立出來,作為一種更加重要的內容而成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重要方面。長期以來在高等教育中,勞動教育的功能呈現一種逐漸式微的趨勢,原因主要是:

將勞動教育僅僅視為德育教育的一種手段。勞動教育天然具有德育的屬性,但是它與德育之間並不完全是從屬關系,過度強調其德育屬性只是單純強調了其社會性,而忽視了其對勞動主體自身塑造的教育性。

將勞動教育簡單地視為關於勞動的教育。在高校的長期實踐中,勞動課對勞動本身強調過多,造成了對勞動教育僅僅是作為勞動的教育過程誤區。

勞動教育的內涵與時代的發展要求不同步。進入21世紀以后,中國社會產生的變化和新科技革命的飛速發展,讓勞動的外延不斷擴大,勞動的形式和內容都有極大改變。而由於對勞動課程本身不受重視,使得很少有人專門去研究在新的背景和環境下勞動教育具有什麼樣的內涵及應該如何開展的問題。

勞動課程師資是高校勞動課程落實效果不佳的最大原因。高校開設的勞動教育課程往往是全覆蓋的,規定所有學生必修的課程,同時由於勞動課程本身不是一門學科,在高校中就不會存在這樣的專任教師,高校也不會專門為了這一門課程專門引進師資承擔相關教學任務。隨著各高校后勤社會化的改革,高校后勤改革越來越趨向於服務外包,並把寶貴的編制用來引進專業教師,這也間接導致了勞動課程的師資更加缺乏。

勞動教育在高校人才培養中的落實路徑

勞動教育的效果發揮必須落實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各個環節:

第一,持續發揮勞動教育的“載體”功能。雖然勞動教育已經成為了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的獨立體系,但是勞動教育這個“鹽”仍然應該撒在德智體美教育的“菜”裡。高校需要深入研究勞動教育在德智體美教育中運用的形式和方法,各類課程都應該與勞動教育建立有機鏈接、形成有效互動。高等教育的出口是面向社會各個行業的勞動者,因此高校在專業教育的各個環節和方面,例如學科專業中的實驗、實習與生產實習,校外社會實踐活動等,都應該考慮勞動教育的融入問題,以培養學生的勞動意志和態度。

第二,用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開展勞動教育。高校要站在大中小學一體化培養的角度,加強勞動教育在人才培養體系和課程教學體系上的頂層設計和路徑規劃,既開設讓學生“懂勞動之理”的通識教育課程,也要構建具有各類專業特色的勞動育人價值體系。同時,勞動教育課程開設的師資保障應該站在高校的全局來考量,通過校內外師資隊伍聯動,學校教師隊伍,尤其是實驗實習師資隊伍、管理隊伍和各級保障隊伍的協同用力,不斷創設勞動課程教學的新手段和新方法。

第三,更加關注課外環節的勞動教育。學生培養更重要在課外,關鍵也在課外。課堂裡的作用只是勞動教育的起點,課內的作用應該在課外得到顯現,在學生的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得到顯現。高校應該在課外創設多種情境實施勞動教育,結合“三全育人”,在育人的各個環節中設置勞動實踐鍛煉機會,讓勞動教育在學生學習與生活的點滴中體現,讓勞動教育成果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的點滴中呈現。

(作者:葉志明,系上海大學力學與工程科學學院教授,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大學教學研究分會副理事長﹔陳方泉,系上海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

(責編:吳兆飛、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