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構建強大智慧安全的制造業供應鏈體系

魏際剛 劉偉華

2020年06月24日08:02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構建強大智慧安全的制造業供應鏈體系

供應鏈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以提高產品質量、效率和競爭力為目標,以整合資源為手段,實現產品設計、採購、生產、銷售、物流、售后服務、信息等全過程協同的組織形態。制造業供應鏈體系是各類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制造業供應鏈交互融合形成的有機整體,是支撐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因素。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已經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未來,進一步提升我國制造業競爭力,關鍵是要補齊短板,不斷提升綜合實力,進而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在此背景下,構建強大、智慧、安全的制造業供應鏈體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供應鏈管理能力是制造業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來源,健全的供應鏈體系是保障一國制造業安全的重要基礎。應該看到,加強供應鏈體系建設是我國更好推進制造業轉型升級的有效途徑,高效的供應鏈體系將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突破傳統邊界,實現上下游企業的有效整合、制造業與服務業的深度融合,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新服務。當前,全球制造業供應鏈正朝著敏捷化、短鏈化、智慧化、生態化、安全化、綠色化的方向發展。我們更好健全和完善制造業供應鏈體系,需把握全球發展大勢,謀劃適合我國發展實際的現實路徑。

經過不斷發展,我國已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制造業體系,擁有世界上最為豐富的制造產業鏈條,企業在全球供應鏈中的地位亦不斷提升。然而,與世界制造強國相比,我國制造業供應鏈體系建設仍十分不足,在供應鏈主導權、安全性、有效性、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的差距明顯。我國企業對制造業的高端環節缺乏控制力,許多關鍵設備儀器與核心技術受制於人﹔供應鏈模式不夠先進,制造業運作成本較高、效率較低,企業的運作模式大多缺乏戰略性採購和與供應商合作的意識,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尚未有機統一﹔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化程度較低,主要表現為供應鏈模式與數字化智能化技術融合程度不高,供應鏈體系中的信息孤島、數據分割、數字化基礎設施薄弱、上下游企業缺乏聯動等問題突出,供應鏈橫向集成、縱向集成、端到端集成程度較低,敏捷化、柔性化以及可視、可感、可控的能力有待加強。

著力構建強大、智慧、安全的制造業供應鏈體系,要瞄准當前制約制造業供應鏈更好發展的痛點難點,採取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好關鍵性問題。

第一,完善供應鏈體系,優化供應鏈結構。需以重點制造業企業供應鏈為抓手,認真梳理現有供應鏈體系、結構的現實情況,深入分析供應鏈的各類主體、戰略資源、變革趨勢等,針對核心問題與短板弱項進行戰略性系統設計與規劃,不斷完善和優化供應鏈體系與結構。引導和推動制造業企業從傳統職能管理轉向流程協同管理,從線式鏈式結構轉向網狀非線性式結構,從分立式關系轉向深度融合式關系,從簡單粗放管理轉向精准用戶驅動管理,從單一組織內部管理轉向跨組織、跨平台、跨體系協同管理,從縱向一體化轉向平台生態化。

第二,健全制造業“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服務體系。加快推進物流樞紐城市和物流樞紐體系建設,實現物流網絡省際互通、市縣互達、城鄉兼顧,積極推動跨地區以及跨境的物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形成內外結合、無縫銜接的物流服務體系,最大限度為制造業供應鏈創造時間與空間價值。同時,加快促進以訂單驅動的生產組織方式變革。完善電子商務、跨境交易平台等現代商貿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動制造業與現代商貿流通融合發展,增強供需對接能力。圍繞開拓全球市場,帶動優勢制造業企業融入全球供應鏈體系。鼓勵與支持各類制造業企業加強信息系統建設和數據對接協同,實現供應鏈全鏈條數據共享和流程可視。完善行業供應鏈數據開放規則,促進供應鏈各主體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共享,構建強大的信息流服務體系。

第三,大力提升供應鏈智慧化水平。一是促進制造業企業生產裝備與工藝智能化,推動智能裝備及其零部件生產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變﹔二是推進供應鏈全鏈條管理數字化,支持核心企業加強全鏈條數據管理,實現供應鏈透明管理,支持重點行業打造供應鏈數字創新中心,為行業提供監測分析、大數據管理、質量追溯、標准管理等公共服務﹔三是推動供應鏈決策智慧化,推動一批能夠參與全球競爭的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台創新發展,建設一批面向特定行業的企業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建設以工業互聯網平台為核心的數字化供應鏈服務體系。

第四,加強對全球供應鏈的戰略規劃設計。要高度重視制造業供應鏈安全體系建設,從國家層面開展全球供應鏈安全戰略研究,制定我國制造業的全球供應鏈安全戰略,建設並完善集信息安全、網絡安全、態勢感知、實時監測、通報預警、應急處置於一體的企業、行業和國家供應鏈綜合防御體系,構建全球供應鏈風險預警評價指標體系與預警機制,建立健全關鍵產業的供應鏈安全性評估制度。同時,在全國范圍內篩選一批重點制造行業,對重點行業的龍頭企業實施全球供應鏈的“備鏈”計劃,形成重點行業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

第五,加快培育一批全球和區域供應鏈“鏈主”企業。推動優勢企業以核心技術、創新能力、自主知名品牌、標准制定、營銷網絡為依托,增強對供應鏈上下游資源的整合能力,加快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鏈主”企業。充分發揮中小制造業企業在供應鏈體系中的配套作用,鼓勵其朝著專、精、特、細的方向發展,推動形成以“鏈主”企業為主導、中小企業相配套、高校科研機構與金融機構相協同的共生共贏的產業生態。充分利用產業集群和區域產業創新體系,構建組合式、協同化、敏捷型的區域供應鏈合作與創新網絡。

第六,加強全球供應鏈管理人才的引進和培育。充分利用現有人才引進計劃,引進、整合和培育一批具有戰略性思維的供應鏈管理人才。加強對供應鏈基礎人才發展的統籌規劃和分類指導,鼓勵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行業協會等聯合培養供應鏈領域專業人才。重視供應鏈戰略與規劃、採購、物流、運輸、倉儲、報關、信息、金融等相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同時加強高等學校的供應鏈管理專業與學科建設。

(作者單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產業經濟研究部、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

(責編:吳兆飛、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