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韌性社會治理:社會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實踐進路

王婷

2020年06月12日07:58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韌性社會治理:社會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實踐進路

在日趨復雜的現代社會,高風險性成為我們所處時代的顯性特征。傳統風險與非傳統風險並存,自然災害風險、公共衛生風險、社會不穩定風險交織,構建具有韌性的社會系統成為實現社會安全穩定的重要保障。特別是在經歷新冠肺炎疫情后,人們更加感受到,應對外部環境的發展變化、加強社會系統的更新調適、化解多重風險的疊加效應,是中國社會治理領域面臨的新課題。

不同於傳統的危機管理、風險管理模式,韌性社會治理根據風險不確定性的基本特征,將社會風險視為社會發展的常態化組成部分,秉承與風險共生共存的理念。在這一理念下,韌性社會治理致力於高風險社會中社會系統安全穩定運行的韌性建設,聚焦危機應對、系統復原、發展演進等關鍵環節,力求使社會系統在應對風險沖擊時,保持基礎機能、快速分散風險、恢復正常運轉、推動變革創新。

韌性社會治理在治理空間上涵蓋韌性社區、韌性城市和韌性社會三個層次。

韌性社區是韌性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2015年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通過的《改變我們的世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將建設包容、安全、有抵御災害能力和可持續的城市和人類住區作為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之一。疫情發生以來,社區成為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和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最有效防線,各地將防控資源、服務、力量下沉到社區,各社區在基層黨組織領導下,扎實開展群防群治,充分發揮網格員的兜底作用,同時吸納駐區單位、各類社會組織,打造立體化網格,形成管理閉環,迅速抑制了疫情蔓延,顯示出強大的治理韌性。“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在風險防控中,隻有織密社區治理網絡,充分發揮社區治理的主動性和靈敏性,才能為社會治理打下堅實的韌性基礎。

韌性城市是韌性社會治理的重要平台。2016年聯合國住房和城市可持續發展大會通過的《新城市議程》,明確提出建設包容、安全、有韌性和可持續的城市。在疫情防控中,一些城市治理短板暴露出來,主要表現在危機預判、資源調配、政策執行、協同配合等方面。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提出“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指明了增強城市抗風險韌性的路徑與方法。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指向兩個方面:一是加強全周期管理的流程韌性,實現城市風險治理各環節銜接流暢、協同合作、高效運轉,形成事前預見、事中可控、事后提升的流程韌性治理體系﹔二是加強全周期管理的空間韌性,即基於社會風險的跨區域性、疊變性特征,建立跨區域城市聯動合作機制,統籌協調區域內資源配置,增強城市群協同抗擊風險的空間韌性。

韌性社區和韌性城市構成韌性社會的基礎環節,而韌性社會的發展又為韌性社區、韌性城市建設提供導向。韌性社會建設旨在提升社會系統面對風險時安全穩定運行的能力,其核心在於強化社會子系統的韌性聯系紐帶、突出韌性治理的頂層設計,以革除風險防控中“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弊端。面對不斷變化的風險環境,加強頂層設計,多元嵌入社會治理主體、系統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完善優化社會治理行為,才能不斷提升社會系統在面對不確定性風險時的治理韌性和治理效能。

推進韌性社會治理,需要堅持發展、全面、系統的思維,從構建主體韌性、制度韌性、文化韌性的角度全方位展開。

激活主體韌性。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並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落實到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去。面對發展中的風險境遇,隻有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才能不斷增強社會治理的向心力、協同性和發展韌性。與此同時,社會風險無處不在,僅僅依靠政府系統難以徹底化解,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而“公眾參與”,核心要義就是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充分發揮人民群眾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並將主體潛能轉化為風險防控的強勁韌性。

增強制度韌性。一方面,在長效發展中增強制度韌性。在高風險社會中,風險已內化為人類社會生活的常態化組成部分,傳統意義上“重結果輕過程”的管理模式已難以應對。韌性治理是滲透於社會治理全過程的、化解常態化風險挑戰的制度治理。隻有構建穩定高效、協同整合、聯動集成的制度體系,塑造制度治理的長效機制,強化制度執行力度、切實維護制度的權威性,風險防控才能鍥而不舍、馳而不息、未雨綢繆。另一方面,在開放發展中增強制度韌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成熟定型的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隨著實踐發展不斷吸納和消化人類制度文明中各種有益成果,進而不斷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的過程。在開放中借鑒先進經驗,補齊短板,增強制度韌性,防范化解風險的能力就更加強大。

提升文化韌性。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蘊含的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堅定不渝的道德品質、家國情懷的價值追求,強化著人們的風險意識、責任意識和共同體意識,構成韌性社會治理的文化基礎。推進韌性社會治理,首先要在堅定文化發展方向中提升文化韌性。文化具有鮮明的意識形態導向,詮釋特定的價值理念。隻有把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這一根本方向,才能更好激發文化的凝聚力、創造力、生命力,提升應對風險挑戰的精神韌性。其次,在包容發展中提升文化韌性。儒釋道思想交融滲透、東西方文化多元共生、古代與現代文化碰撞融合,既鑄就了中華文化兼容並蓄、包容共生的特點,也孕育了中華文化源源不斷的生機活力。再次,在創新變革中提升文化韌性。隻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使中華文化韌性基因與現代社會發展相協調,與社會治理實際相結合,才能推動文化韌性的內生演化,為韌性社會治理提供強大內在動力。

(作者:王婷,系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江蘇省社會科學院基地特約研究員)

(責編:吳兆飛、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