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始終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

學習時報評論員 何忠國

2020年05月29日08:05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始終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再次強調,必須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對領導干部來說,為一方經濟社會發展,為一方百姓造福,應該有政績,也必須追求政績,關鍵是要清醒認識為誰謀求政績、創造什麼樣的政績、靠什麼樹政績、如何評價政績這一系列根本問題,牢固樹立為民辦事、為民造福的政績觀,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落到實處。

為民造福旨在為民。為誰謀求政績,這是首先要回答好的問題。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黨在任何時候都把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治國理政的偉大實踐中,堅持人民至上的價值導向,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把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增進人民福祉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做到老百姓關心什麼、期盼什麼,改革就要抓住什麼、推進什麼,通過深化改革給人民群眾帶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發展實績更有“溫度”、惠民答卷更有“厚度”,充分體現了發展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價值旨歸。

為民造福重在利民。民之疾苦,國之要事。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創造什麼樣的政績才是為民造福,關鍵要看對人民群眾是否有利,要謀對人民有利的政、樹對人民有利的績,把人民群眾不滿意的地方作為努力的方向。要將群眾的眼前利益和長遠利益結合起來,既著眼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和惠及全社會的“大事”,又要重視老百姓家門口的“小事”。領導干部要清醒認識到,自己手中的權力、所處的崗位,是黨和人民賦予的,是為黨和人民做事用的,要拎著“烏紗帽”為民干事,而不能捂著“烏紗帽”為己做“官”。要自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政績觀、事業觀,不慕虛榮,不務虛功,不圖虛名,切實做到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懷和境界,既要做讓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功,也要做潛功。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自覺從人民利益出發,不搞華而不實、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多做為民謀福利的“民心工程”“暖心工程”。

為民造福貴在親民。“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黨員干部要對人民群眾有感情,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群眾利益無小事”,要抓好為民謀利的“小事”,把對群眾的關愛體現在辦好“小事”的具體工作中,對困難群眾,要格外關心關注,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要把為老百姓做了多少好事實事作為檢驗政績的重要標准,讓群眾來評判為民辦事的成效。把群眾的呼聲作為第一信號,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情於民,掌握民情、分析民意,民主決策、科學安排,落實好為民辦實事項目,做到讓人民群眾參與、讓人民群眾做主、讓人民群眾受益、讓人民群眾滿意。當前,要深入分析研判疫情給群眾帶來的發展難題和生計困難,扎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實實在在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醫療、住房、養老、食品安全、社會治安等實際問題,一件一件抓落實,一年接著一年干,努力讓群眾看到變化、得到實惠。

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為民辦事、為民造福是共產黨人的天職。廣大黨員干部要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始終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風雨同舟、同甘共苦,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風險挑戰,奪取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全面勝利。

(責編:任一林、萬鵬)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