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高質量教育教學效能如何實現

彭宇文

2020年04月28日08:1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高質量教育教學效能如何實現

 編者按

一段時間以來,教育界採取的線上教學和學習方式,看起來僅是一項臨時應急措施,其實並不盡然。專家表示,“應急”絕不意味著應付,“臨時”也絕不意味著不可持續。可見,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再次被高度認可和重視,持續深入地研究在線教學對未來教育的影響和作用十分必要。

面對因疫情影響突發的在線教學,作為教育科學專業人員,我們既要以開放的心態積極探索,更要以理性的態度深刻反思:應用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在線教學的優勢顯而易見,但如何確保教育教學質量,將現代信息技術優勢轉化為高質量教育教學效能,是我們必須應對的現實挑戰。

1、在線教學應充分發揮其教育創新能力

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創新提供了極大空間,因其便捷性、高效性、泛在性、易得性等特點受到廣泛歡迎。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必須切實考慮效能問題,貫徹效能為重的目標導向。效能作為衡量社會活動的綜合尺度,是有目的、有組織的活動所取得的總體效果。所謂教育教學效能,是指社會教育組織在教育活動中的效率、業績和效果的整體反映,也是社會教育組織在行使自身職能、實現自身意志過程中治理能力的綜合體現。作為教育活動的新形式之一,在線教學的實施,必須將效能作為出發點和歸宿點,實現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效能。

現代信息技術應用下的高質量教育教學效能目標,至少包含以下幾方面內涵:其一,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目標。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一切教育活動的基本遵循。無論是線下教學還是在線教學,只是形式的不同,落實立德樹人人才培養目標的本質是完全一致的。其二,高水平的質量標准。在線教學應當保持與其他教學形式協調統一的質量要求,以利於學生成長,滿足民眾對教育的高質量需求,提高社會滿意度。在線教學絕不意味著教學內容的縮水和教育標准的降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質量標准,同樣應當是在線教學的核心品質追求。其三,高績效的資源使用效益。在線教學涉及廣泛的教育資源投入,如人力資源、物質資源、信息資源、技術資源等,其綜合性投入並不低於線下教學。因此,必須樹立成本意識,不斷優化投入產出比,實現高績效的資源使用效益。

貫徹效能為重的目標導向,對在線教學提出了鮮明的價值取向要求,特別是在因疫情防控需要而緊急採取在線教學方式的特殊情況下,更應當高度關注在線教學的效能問題。雖然一段時間以來採取的網上教學和學習是一項臨時應急措施,但“應急”絕不意味著應付,“臨時”也絕不意味著不可持續。基於現代信息技術實施的在線教學,應當充分發揮強大而長遠的教育創新能力,為新時代教育事業創造可持續的教育形態新供給。

2、在線教學應實現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效能

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的在線教學,要實現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效能,應當注重從以下幾方面優化效能管理:

構建有機集成的教育體系。將現代信息技術優勢轉化為教育教學效能,首要任務是加快多種類型教育形態的集成,構建有機集成的教育體系。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事業帶來了新機遇,多種形式的在線教學形態不斷產生。面對紛繁復雜的教育形態供給創新,必須樹立系統性思維,強化整體意識、全局意識,提供全面協調而科學有效的教育形態供給。這個問題實際上反映了對在線教學的定位問題,在立德樹人的人才培養體系中,在線教學不只是補充,而應當成為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承擔起創新教育形態的積極作用。在線教學形態不可能是唯一的教育形態,也不是孤立和相互隔絕的,而是應當與線下課堂教學等傳統的教學形態相互支持、相互補充、相互交融、相互促進、有機集成,從而推動網絡化、數字化、個性化、終身化的新教育體系構建。

打造真正符合教育規律的在線教學形態。高質量教育教學效能必須建立在教育本源基礎上,隻有真正符合教育本質與規律的在線教學才可能創造高質量的教育教學效能。因此,厘清在線教學和傳統的線下課堂教學形式的本質區別,明確符合教育規律的在線教學基本特性,應當引起高度關注。分析近期在線教學實踐可以發現,表裡不一的現象較為明顯,徒有在線教學之表而依然保持傳統教學之實,表現為傳統課堂教學形式的復制版或簡化版,顯然有悖於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的初衷。在線教學不只是簡單的教學場景的變換,更應是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基礎上對多元化學習資源和多樣態學習形式的綜合協同運用,是對傳統教學形態的豐富拓展與創新提升。

優化新形勢下的教育治理。要使現代信息技術優勢轉化為高質量教育教學效能,離不開教育治理的制度性保障。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特別是疫情防控期間帶來的在線教學形態的突發性全面應用,給教育治理提出了一系列新問題。譬如:社會治理完善問題,社會力量多元參與在線教學供給,市場監管難度增大,對處理好發揮市場機制在教育資源配置中的作用與加強教育教學質量管控之間的關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風險防范問題,在線教學可能帶來知識產權、信息安全、教學安全、輿情危機等方面風險﹔技術保障問題,大流量大規模集中使用在線教學平台可能造成網絡卡頓甚至是崩潰,影響正常教學秩序﹔教學管理制度調整問題,教學時間與教學內容安排、教學紀律維護、課程成績考核、教師工作量評價等方面教學管理制度需要根據在線教學的特點進行及時調整,適度增強彈性,有針對性地加強在線教學的綜合質量控制﹔教育公平問題,需要高度關注在線教學“最后一公裡”的障礙與技術鴻溝,及由此可能形成的新形式的不公平。從更高層面上講,現代信息技術基礎上在線教學的廣泛應用,帶來了教育法律關系的變革,在線教學涉及的教育機構、教師、學生、管理者、技術提供者等各方面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被賦予新的內容,應當從教育立法層面盡快予以完善,從而以不斷優化的治理體系提升符合新形勢要求的治理能力。

(作者:彭宇文,系武漢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吳兆飛、萬鵬)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