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馬克思主義理論應加強概念史研究

韓升

2020年04月13日08:37    來源:學習時報

原標題:馬克思主義理論應加強概念史研究

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對馬克思主義的學習和研究,不能採取淺嘗輒止、蜻蜓點水的態度。這對我們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提出了深耕細作的要求,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念史研究正逢其時。概念,是歷史地生成的,鐫刻著無法磨滅的歲月變遷痕跡。概念史研究強調一種更為動態的、歷史主義的概念建構過程,內含著歷史經驗和理論嬗變的辯証統一。在基本概念的生成與流變中彰顯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科學真理的時代洞察力、問題穿透力和思想引領力,有助於避免馬克思主義“被邊緣化、空泛化、標簽化”,有助於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在邏輯自洽和價值確証意義上的傳承與發展。

對馬克思思想產生重要影響的德國古典哲學集大成者黑格爾在《小邏輯》中指出,概念正是在普遍性、特殊性和個體性這三個環節的自我否定中達成自在自為的。在這樣一層意義上,概念構成了人類對世界抽象性把握的重要環節,濃縮著人類歷史發展的理論自覺。每一個概念的生成都是一個辯証發展的歷史過程,都構成了人類自我意識通過自我否定而不斷實現的提升與超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念史研究,就是要將構成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概念作為一個思想史事件和文化史事件來加以對待,就是要將基本概念的產生、發展、演變過程與特定時代語境下經典作家的界定有機關聯起來,就是要在基本概念的內涵與外延、能指與所指的動態張力中使其獲得真正的內在規定性,就是要實現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與不斷發展的社會實踐之間的相互佐証。

概念史研究在眾多概念演變的歷史追溯中敞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思想境遇,研究視域、經典文本、時代語境都以在場的方式切入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言說體系之中,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對於社會現實的批判性反思和理想性建構。概念史研究能夠避免馬克思主義理論成為空泛化、形式化的教條,能夠使馬克思主義理論成為書寫社會現實、引領時代發展的思想航標。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念史研究是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時代化的重要前提,這正是能夠反映時代精神的馮友蘭先生所說的“接著講”,而非人雲亦雲、機械照搬的“照著講”。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念史研究追求的是一種哲學存在論意義上的“視域融合”,囊括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概念本身所蘊含的歷史反思向度、現實批判向度和理想建構向度。

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念史研究要重視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的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反映地是人類由民族歷史過渡到世界歷史階段后最深層次的理論自覺,包含著對物化世界和資本邏輯的深刻批判,展現著對全球化時代背景下人類生存境遇的厚重人文關懷。因此,應該要在哲學存在論的層面上來看待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與我們命運之間休戚與共的關系。可以說,研讀和體悟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就是觀照我們自身的真實生活世界,就是在思慮我們共同的未來和前途。回到馬克思主義經典文本中去找尋物質、實踐、商品等概念演變的軌跡,才能真正理解以馬克思為代表的經典作家在何種意義上仍然是我們同時代人。

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念史研究要扎根於不斷發展的社會實踐之中。概念不是空疏懸浮的抽象形式,概念史研究不是過往術語的簡單羅列和機械疊加。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念史研究是在破除僵化現存的過程中形成反思社會現實的思想自覺,在這個過程中必須要將作為人之自為能力充分展現的社會實踐貫穿其中,這樣才能真正將過去、當下和未來有機貫穿起來,在一種生生不息、綿綿不絕的人類創造行動中達成對自我命運和外部世界的概念把握。正是在社會實踐之中,人類才能不斷實現自我有限性存在的突破與超越,才能不斷深化對社會歷史發展進程及其規律的認識與了解。在這樣一層意義上,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念史演變過程,就是有關人類社會實踐歷史自然展開的理論自覺過程。

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念史研究要克服教條主義的錯誤傾向,真正呈現馬克思主義理論應有的透析“現實的個人”及其真實生活世界的學理性和系統性。僵化的教條式理解是對豐富的社會實踐的生硬剪裁,更是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生命力與創造力的窒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念史研究要立足“現實的個人”及其社會實踐基礎之上,勾勒社會現代化歷史進程的生動線條,探求民族歷史真正轉變為世界歷史的現實道路,描畫通往人類真正自由解放的理想圖景。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念史研究要克服實用主義傾向,真正呈現馬克思主義理論應有的引領時代發展和歷史進步的前瞻性和引領性。狹隘的實用化理解是對馬克思主義高遠精神境界的遮蔽,更是對馬克思主義大視野和大格局的漠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念史研究要努力突破單一線性的工具理性思維,在批判狹隘的功利性取向基礎上恢復人類思想世界應該有的深度和廣度,張揚人類精神生活的真實、厚重與高貴。

推進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概念史研究要以嚴謹審慎的學術態度深入到具體文化語境的方方面面,在社會實踐開創的真實生活世界中透析馬克思主義觀照的時代命題,以切近生活、震撼心靈的方式彰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和真理性。概念史研究追求在社會實踐變遷的真實發生過程中理論邏輯的自然生成,這是一種源自於社會發展史和文化演進史內部的理論自覺,由此也契合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人類社會現代化實踐自覺反思的精神實質。那種大而無當的宏大敘事是脫離社會現實生活的虛假問題意識的表現,簡單的三段論邏輯背后是對高遠宏大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主題的過度解釋,生硬的話語獨斷表達背后是對包容通達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氣質的根本背離。

以實踐性為本質特征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不是空洞的教條,而是指引人類實現自由和解放的行動指南。基於社會實踐變遷的概念史研究是實現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深耕細作的重要途徑,是以思想演變史和文化發展史視角在傳承流變的意義上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生成過程的真實再現,是以潤物無聲的方式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科學性與真理性的自覺彰顯。這種概念史研究對推進新時代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具有重要意義,理應得到重視與加強。

(責編:吳兆飛、任一林)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