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弘揚工匠精神 厚植工匠文化

有的放矢:培養德藝兼備的大國工匠

牛頤媛

2020年02月27日0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提出,“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動我國從制造大國邁向制造強國,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養德藝兼備的大國工匠,打造優質產品,擦亮中國品牌。

樹匠心。工匠精神不僅是職業技能的體現,更是內在精神品質的彰顯。有沒有工匠精神,關鍵是看有沒有一顆兢兢業業、孜孜以求的匠心。樹匠心,要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和勞動態度,充分認識到勞動沒有高低貴賤之分,無論從事什麼工作,都要做到干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樹匠心,要把精益求精的品質追求貫穿工作始終。這就要求勞動者篤實專一、心無旁騖,把技藝的精准、精細視為生命。工匠不是“速成品”,需要勞動者具備久久為功的堅定意志,經年累月、專注持續地在一個領域內鑽研。匠心的樹立與勞動者個體優良品質的塑造密不可分,同時需要政府、社會、企業積極進行引導和培育。應加大教育引導力度,樹立工匠典型,厚植工匠文化,在全社會形成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的良好氛圍,讓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鑄匠藝。匠藝是匠心的外在體現。中華民族工匠技藝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歷經數千年而不衰,是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中華民族的工匠技藝之所以能經世代傳承而不斷發展,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守住了傳統匠藝的根基和精神實質,如注重細節、精雕細琢、追求完美。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培養德藝兼備的大國工匠,就要注重堅守和傳承高超的傳統匠藝及其蘊含的思維方式和價值理念。錘煉精湛技藝、鍛造過硬本領,離不開傳承延續,更離不開推陳出新。隻有在傳承的基礎上不斷創新,才能拓展發展空間,賦予傳統技藝新的生命力。勞動者要用匠心引領技藝的提升與超越,立足我國現實,放眼世界制造業發展方向,不斷探索技藝提升路徑,在既有技藝水平的基礎上尋求新的突破。

育匠才。廣大技能人才是工匠精神的主要傳承者、實踐者、創新者。近年來,我國越來越重視技能人才的培育,培養造就一大批“藍領”人才。但也應看到,我國高技能人才總量不足、結構有待優化等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要順應時代需要,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著力構建與技術創新和社會需求相適應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搭建產學研良性互動平台,為社會輸送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質職業人才。建立健全技能培訓制度,發揮行業企業、人力資源保障部門的作用,組織選派優秀骨干參加培訓、開展對外交流,舉辦“大國工匠進校園”“勞模風採”等主題活動,宣傳展示大國工匠、能工巧匠和高素質勞動者的事跡和形象,大力營造尊重勞動、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健全技能人才評價激勵制度,對各行各業涌現的技術創新人才加大表彰獎勵力度,提高薪酬待遇,引導廣大勞動者弘揚工匠精神,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激勵他們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之路,讓更多社會需要的技能人才、大國工匠不斷涌現。

(作者單位: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

《 人民日報 》( 2020年02月27日 09 版)

(責編:任一林、萬鵬)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