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治理者說:基層治理須提升群眾舒適度

宋永祥

2020年01月20日08:1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12月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八項規定時強調,我們不舒服一點、不自在一點,老百姓的舒適度就好一點、滿意度就高一點,對我們的感覺就好一點。在基層治理中,群眾舒適度是一個很重要的參照。群眾日子過得舒心了,自然就會有幸福感。隨著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舒適度不僅體現在吃飽穿暖,也蘊含於基層治理的各個環節。如果黨員干部做得不對、不好、不誠懇,人民群眾就會不買賬、感覺不舒服。怎樣才能更好提高群眾舒適度?不妨在以下三方面下功夫。

其一,要坐到群眾“炕頭”。群眾有時遇到不順心的事,如果能夠及時得到黨員干部的紓解,立馬就會感到心氣順了。比如在歲末年初,我們落實政法機關聯系民營企業、政法干警聯系村庄社區等制度,組織“百萬警進千萬家”等活動,開展矛盾糾紛拉網式大排查,努力把愛心服務送到群眾身邊,把矛盾風險化解在群眾身邊,把平安幸福守護在群眾身邊。實踐証明,廣大干警用真心換來的是群眾的舒心。在2019年市政府社情民意調查中,市民代表對社會治安滿意度達到98.6%。掂量這份成績單,我們感到振奮,更感到沉甸甸的責任。

其二,要干到群眾“心頭”。信訪積案,一頭連著群眾利益,一頭連著和諧穩定。隻有因人施良策,因事出高招,靶向精准,對症下藥,才能打開“死結”,實現案結事了。在政法工作實踐中,我們把化解信訪積案納入法治軌道,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司法力度,深入分析信訪積案背后的深層次問題,創新推出因勢利導法、以法析理法、換位思考法等辦案機制,持續在減存量、控增量、防變量上下功夫,努力實現政治效果、社會效果和法律效果“三個效果”的有機統一。目前,全市實現了10年以上信訪積案基本“清零”。

其三,要想到群眾“前頭”。“心系群眾魚得水,背離群眾樹斷根”。群眾最關心的是公共安全問題,最關注的是公平正義問題,所以我們發起平安青島建設攻勢,下決心打贏掃黑除惡、政治安全、社會治理、公共安全、營商環境攻堅戰,確保城市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比如,我們以“穩定至上、公平至上、透明至上、安全至上、高效至上”為要義,著力營創全國一流的法治營商環境,努力當好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護航員”“店小二”“挑山工”。再比如,發揮政法職能作用,保障黨政群機關依法開展履約專項清理“陳年老賬”,督促行政機關及時兌現政策承諾,切實強化契約精神。強化制度剛性約束,推動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成為一種自覺,不斷提升依法行政的素養,大幅提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

群眾感受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的是干部的宗旨、作風和能力。人民群眾舒適感提高了,說明我們的工作做得好,反之,說明群眾對我們的工作還不滿意。隻要持之以恆地從群眾最期盼的事去做,堅持不懈地從群眾最抱怨的事去改,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我們就一定能履行好確保社會大局穩定、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職責使命,讓人民群眾的舒適感節節攀升。

(作者為山東省青島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20年01月20日 05 版)

(責編:吳兆飛、任一林)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