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人民時評:環保精准化 避免“一刀切”

劉  毅

2019年11月25日08: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隨著北方地區進入取暖季,大氣污染防治再次迎來考驗。如何科學施策、精准治理,以務實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事關經濟平穩健康運行,也關乎民生福祉。

前不久,河北省在全國率先建立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制度,引發關注。該制度對納入清單的企業、項目,優先保障其生產經營活動,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期間“不停產、不限產、不檢查、不打擾”﹔躋身正面清單的關鍵,在於能否做到達標排放、自律減排、污染治理水平領先。目前,經過逐一現場核查評估及多部門會商會審,河北共有1640個項目、企業被納入首批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

相關制度的建立,是杜絕環保“一刀切”、精准治理大氣污染的創新舉措。現實中,一些地方或部門平常不作為、不擔當,到了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強化監督、年終考核開展的時候就臨時抱佛腳,採取不分青紅皂白要求停工停產停業等簡單粗暴的做法。少數地方曾經出現的無差別“一刀切”,損害了合法合規企業的權益,也折射出存在的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如今,河北等地紛紛制定實施嚴格禁止環保“一刀切”的政策措施,通過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制度、“一企一策”差異化應急減排等做法,對各類企業分類施策、“揚善懲惡”,推動環境管理模式從“底線約束”向“底線約束”與“先進帶動”並重轉變,有利於更好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打贏藍天保衛戰。

沒有落后的產業,隻有落后的生產模式。同一行業的不同企業之間,由於重視程度、管理水平、治污能力等方面的差異,污染治理水平和效果可能大不相同。在環境監管中,如果不能有效體現鼓勵先進、獎優罰劣、區別對待,就容易導致“違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例如,如果在重污染天氣應急減排期間,投入巨資安裝並正常運行治污設施的先進企業,也必須和落后的散亂污企業一樣“一律先停再說”,就會讓嚴格守法者付出高成本,進而影響先進企業的效益和治污積極性。實施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制度等舉措,將領跑者和落后者明明白白區分出來,有助於加強生態環境差異化管控,激發企業治污減排的內生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對先進企業予以政策激勵、大力支持,並不意味著對這些領跑者就放鬆監管。在實踐中,應充分利用視頻監控、污染源自動監控、無人機飛檢等手段,完善非現場監控體系。與此同時,堅持高標准嚴要求,嚴格按照規則公開公正地確定“紅榜”,並動態調整、定期更新。總之,既要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又不能放鬆環保“紅線”。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明確提出“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污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顯著成效,但依然任重道遠。突出問題導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更加注重精准施策,我們就能以良藥治愈沉疴,讓藍天白雲越來越多,不斷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25日 05 版)

(責編:任一林、萬鵬)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