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不同地區脫貧攻堅沖刺階段的工作重點

張琦 孔梅

2019年10月22日08:1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不同地區脫貧攻堅沖刺階段的工作重點

  【學術筆談】

  未來一年是脫貧攻堅最后的沖刺階段,攻克最后的貧困“堡壘”,不僅中國共產黨向全國人民乃至向全世界作出的庄嚴承諾將付諸實現,也關乎下一步鄉村振興戰略的順利開展。因此,在2020年底前的這段時期內,需要針對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科學謀劃、合理安排脫貧攻堅工作。未脫貧縣要堅決保質保量地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已脫貧縣要鞏固提升脫貧的質量,防止返貧,促進減貧的可持續性。此外,要因地制宜,分類分地區地有序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機銜接。

  未脫貧縣:堅守底線,確保實現“兩不愁、三保障”

  “兩不愁,三保障”(即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是貧困人口脫貧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標,直接關系脫貧攻堅戰完成的質量。2020年底以前,貧困地區的主要任務就是脫貧攻堅,解決貧困人口的“兩不愁、三保障”問題,即使是搞鄉村振興,也應當以脫貧攻堅統攬鄉村振興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全局。

  靶心不變,堅決完成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脫貧攻堅的目標是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脫貧摘帽,不留鍋底。貧困地區未來一年的脫貧攻堅工作,必須緊盯“兩個確保”(即確保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如期全部摘帽)目標和“兩不愁、三保障”標准,落實“五個一批”(即發展生產脫貧一批、易地搬遷脫貧一批、生態補償脫貧一批、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社會保障兜底一批)、“六個精准”(即扶持對象精准、項目安排精准、資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戶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脫貧成效精准)的要求,堅持減少貧困存量,實現脫貧攻堅既定目標。尚未摘帽的貧困縣,要把打好脫貧攻堅戰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保持工作重心不偏移。已經摘帽的縣,要繼續完成剩余貧困人口的脫貧任務,持續努力降低貧困發生率,消除貧困人口。

  補齊短板,做好脫貧攻堅的自省自查。當前,我國脫貧攻堅的力度之大、規模之廣、影響之深前所未有,脫貧地區的貧困群眾“兩不愁、三保障”已經總體實現。在聚力完成減貧任務的同時,也應當全面開展“兩不愁、三保障”問題的全覆蓋排查,對已脫貧人口以及相關政策效果進行全面的“回頭看”,精准掌握存在的問題及其根源,並實行台賬化管理和靶向治療。

  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啃下脫貧攻堅的硬骨頭。未來一年的脫貧攻堅,最艱巨繁重的工作集中在深度貧困地區,是最難啃的硬骨頭。這些地區致貧原因復雜、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未來要重點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繼續堅持精准施策,促進扶貧資源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從財稅、金融、土地、人才等各個方面加大對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支持,構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的扶貧大格局。

  已脫貧縣:防范返貧,促進脫貧攻堅成效的可持續性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已經脫貧的地區要處理好脫貧數量與脫貧質量之間的關系,即不僅要保証現有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而且要提高脫貧的質量,促進減貧的可持續性。為此,需要從戶、村和區域的層面,提升脫貧能力,確保脫貧人口不返貧。

  在農戶層面,鞏固脫貧成果,防止返貧。脫貧攻堅不應隻關注當年的貧困戶是否達到脫貧的標准,更應在永久脫貧上下功夫,建立起穩定脫貧的長效機制,最大可能地減少貧困家庭的返貧現象。一是增加就業。受區域條件制約,一些民族地區、西部山區存在較大范圍脫貧質量不高的現象,對於此類地區,應當通過行之有效的職業培訓、有組織的勞務轉移,提高長期穩定就業的規模和水平,從而實現長期、持續、穩定的脫貧。二是注重防范風險,防止因市場波動等因素導致的返貧。近幾年,一些貧困村在脫貧過程中盲目跟風,造成了產業同質化嚴重的情況,必須對高度同質化扶貧產業的市場風險足夠重視,加強政策引導,促進產業扶貧向差異化和多樣化的方向發展。

  在村級層面,強基固本,拓展收入來源。為了防止返貧,村一級需要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此,需要拓展集體經濟的收入來源,提升村集體的發展能力。一是補齊基礎設施建設的短板。目前,部分村庄的基礎設施仍然存在較大缺口,未來應繼續加強貧困地區農村的路、電、水、通信等基礎設施的建設,加強農村環境和村容治理。二是拓展村集體收入來源。貧困地區的村庄普遍存在村集體收入來源單一、難以持續等問題,亟待拓展收入來源。應當充分挖掘當地的特色資源,積極發展村級產業,在提高村集體收入的同時,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三是提升村級單元的發展能力。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和生活質量的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村級治理水平和發展能力。因此,貧困村一方面要強化黨建與扶貧的深度融合,充分發揮黨組織在引領農村組織建設、產業發展等領域的核心作用﹔另一方面要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將大量的人力資源充分轉變為高質量的人力資本。

  在區域層面,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帶動可持續脫貧。從區域層面來看,防止返貧需要加強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支持,以區域經濟的更好發展帶動貧困戶的持續增收。區域經濟發展的主體是企業,支持貧困地區的企業發展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當前,貧困地區中小微企業能夠獲得的支持大多是稅費減免、用地政策優惠等,長期以來存在的融資難、發展難問題還是很難解決。因此,有必要加強對貧困地區這類企業的支持,通過發展特色種植養殖、旅游休閑等區域特色產業,引導貧困戶參與並實現可持續脫貧。

  提前謀劃,積極探索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優先任務”。未來一年是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交匯的特殊時期,在做好脫貧攻堅工作的同時,還要為鄉村振興做好思想觀念、規劃目標、政策舉措的有效銜接,加快形成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相互支撐、相互配合、有機銜接的良性互動格局。

  堅持“精准”,牢牢把握銜接的原則和前提。脫貧攻堅的成效証明了精准扶貧戰略的科學性,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銜接過程中,仍然要將“精准”原則貫穿始終,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工作重要論述和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要論述為指導,科學把握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關系,繼承“精准”理念,堅持精准銜接、分類施策,把脫貧攻堅的工作經驗和幫扶資源有效轉換到鄉村振興中,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全面振興。

  觀念銜接,奠定鄉村振興的思想基礎。在統籌銜接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過程中,一是需要明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兩大戰略的歷史特點和時段特征,從戰略和思想高度統籌兩者的推進,注重將鄉村振興的理念融入脫貧攻堅之中,促進脫貧攻堅從精准到共享、從管理到治理的轉變,著力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提質增效,實現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同頻共振”。二是需要在觀念上實現從“被動扶”到“主動興”的轉變,進一步提升貧困人口自主脫貧的能力,主動依靠自己的勤奮努力早日過上富裕生活。

  規劃銜接,制定鄉村振興的科學路徑。使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實現有效銜接,離不開清晰明確又符合地方實際情況整體規劃,要在整個大的鄉村振興戰略安排下,制定短期的(2-3年)當地發展計劃,形成脫貧工作和鄉村振興之間的合理銜接。一是因地制宜,分地區推進,針對不同發展水平、不同類型的地區、村庄,各地方各部門在銜接過程中應加強分類指導,梯次推進﹔二是試點先行,逐步推廣,在有條件、基礎好、積極性高的地方樹立一批率先推進的典型,不斷發掘和總結好經驗好做法,為其他地區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政策銜接,形成鄉村振興的具體抓手。完善和優化政策體系,促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相關政策向常規性、普惠性和長效性轉變。一是按照鄉村振興的目標要求,對現有的扶貧政策進行評估梳理,分類確定需要取消的、接續的、完善的或強化的各項政策,並總結梳理脫貧攻堅中成熟的理論成果、實踐經驗,用於完善鄉村振興的政策體系、制度框架﹔二是促進特惠性政策向常規性、普惠性政策的轉變,強化脫貧攻堅政策與農村社會保障政策的銜接,逐步將針對絕對貧困的脫貧攻堅舉措,調整為針對相對貧困的常規性社會保障措施,均衡發展農村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三是促進短期性政策向長效性、持續性政策的轉變,著力促進脫貧攻堅政策與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現代農業發展政策的有效銜接,實現農戶與企業、合作社、產業大戶等的有效對接,在實現脫貧的基礎上,通過多渠道、多方式促進農民穩步持續增收。

   (作者:張琦 孔梅,分別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扶貧研究院院長、研究員)

(責編:任一林、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