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高質量發展

河北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課題組

2019年10月09日08:14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助力高質量發展

  金融活,經濟活﹔金融穩,經濟穩。經濟興,金融興﹔經濟強,金融強。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有金融高質量發展作支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深化對國際國內金融形勢的認識,正確把握金融本質,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住完善金融服務、防范金融風險這個重點,推動金融業高質量發展”。這為推動我國金融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對做好金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

  世界金融史揭示了一個規律,經濟強國必然是金融強國。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金融資源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要素,金融已成為現代經濟的核心,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看到,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制度,而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個重要目的,就在於提高制度效率。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擴大有效供給,提高供給結構適應性和靈活性,使供給體系更好適應需求結構變化,本質是通過改革實現金融制度優化和服務效率提升。社會金融資源是有限的,金融資源同其他資源一樣具有稀缺性,其配置合理與否影響著一國經濟發展的質量。可以說,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既是推動我國金融業轉型升級的突破口和著力點,也是解決當前我國金融領域突出問題的重要路徑,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金融的本質功能是服務實體經濟,金融結構是否合理,一個重要評判標准是看其是否有助於推進本國經濟發展。平衡的、充分的、完善的金融供給一定會對經濟發展產生良好影響,反之,一定會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成為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但也要看到,我國金融業市場結構、經營理念、創新能力、服務水平還不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仍然存在諸多矛盾和問題。整體來看,當前我國的金融發展仍相對滯后,金融的有效供給不足以滿足經濟發展新階段對金融服務的新需求,特別是表現在金融不能有效引導資金流向實體經濟、不能充分實現企業和居民對風險管理和財富管理的需求等。金融不平衡、不充分發展成為制約我國金融運行效率提升以及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短板和痛點,在實踐中也容易誘發或產生一系列金融風險。不管是為了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還是為了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都要求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必須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強化金融服務功能,找准金融服務重點,以服務實體經濟、服務人民生活為本。縱觀我國的金融改革歷程,始終把為實體經濟發展服務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是要優化金融機構結構,滿足不同經濟主體的融資需求。當前,我國金融機構數量較多、規模較大,但也存在種類不豐富、布局不合理、特色不鮮明等問題,需要在數量和質量上下功夫。一個多層次金融體系的建立,迫切需要優化大中小金融機構布局,豐富各類金融業態,使其能覆蓋不同產業、不同區域、不同群體。要健全商業性金融、開發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性金融分工合理、相互補充的金融機構體系。要構建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銀行體系,在金融機構中增加非銀行金融機構數量佔比,完善非銀行金融機構發展路徑,提升証券、保險、信托、基金、融資租賃、互聯網金融等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二是要優化融資結構,持續提升直接融資比重。長期以來,我國以間接融資為主,直接融資發展較慢,對中小微企業和創新經濟發展支持不足。未來,在發展間接融資的同時,應下大力氣推動資本市場改革,充分釋放和發揮市場機制的活力,不斷提高直接融資比例。在這一過程中,既要堅持市場化改革取向,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為實體經濟發展創造良好貨幣金融環境,還要大力完善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加速推進科創板和注冊制落地實施,努力構建融資功能完備、基礎制度扎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三是要優化產品結構,提高金融產品的質量和可獲得性。要深入研究產業發展動態,把握新的經濟創造、生產和經營規律,激發基層的金融產品創新活力。要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開發個性化、差異化、定制化的金融產品。比如,開發實體企業和銀行共擔風險的金融產品,開發適合民營小微企業的產品等。要創新精准化、智能化金融服務,不斷提升和改進金融供給的質量效益,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個性化的金融服務和產品,拓展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廣度和深度。

  此外,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還要有效提升金融風險防控能力,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防范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是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要在完善金融機構體系、產品體系和優化金融服務的基礎上,加強金融監管協調,完善金融從業人員、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運行、金融治理、金融監管、金融調控的制度體系,有效監管跨行業、跨市場、跨部門的金融創新活動,促進金融和實體經濟形成良性循環。

  (執筆:張麗琴 楊光宇 曾憲鵬)

(責編:任一林、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