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唯物史觀視域中的中國道路

豐子義

2019年09月23日08:18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唯物史觀視域中的中國道路

  對於中國道路,不僅要從“特色”的角度來理解,同時應從歷史觀上來把握。這就自然涉及歷史發展普遍規律與各個國家具體發展道路的關系問題。

  普遍規律與具體道路的內在聯系

  在社會歷史領域,規律與道路是不同的:規律作為一般,是就人類社會歷史總體聯系和發展趨勢而言的﹔道路作為特殊,是就各個國家、民族的具體發展方式和發展過程而言的。二者各有所指,不可混為一談,但又是內在地聯系在一起的。簡要說來,道路是規律在一個國家、民族的具體實現方式。有什麼樣的實現方式,就形成什麼樣的道路。由於普遍規律在不同國家、民族以及這些國家、民族的不同歷史發展階段上所實現的方式不同,因而所形成的道路也不同。按照唯物史觀,任何社會歷史規律都不是以純粹的或“可以用自然科學的精確性”確定的形式出現的,而是以一種發展趨勢、“平均數”和“可能性空間”得以體現的。規律作為一種本質抽象,並不是簡單的概括和抽象,而是包含著具體的抽象。黑格爾在《邏輯學》中曾對“規律”作過詳細解釋,對此列寧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認為它是“絕妙的公式,‘不只是抽象的普遍,而且是自身體現著特殊、個體、個別東西的豐富性的這種普遍(特殊的和個別的東西的全部豐富性)’”。這就是說,歷史發展規律作為一種普遍和抽象,本身就包含著歷史發展的多樣性,既不能用一般規律來排斥具體道路,也不能用不同道路來否定一般規律。

  規律是怎樣具體實現並形成具體道路的?這裡又關涉規律與道路的中介環節或結合點問題。所謂中介環節或結合點,實際上就是條件。因為任何規律的實現都是以一定的條件開辟道路、發揮作用的,人們雖然不能創造和取消規律,但可以利用和改變規律借以發生作用的條件,使規律為自己服務,這樣的規律實現方式體現在社會發展上,便形成了一定的發展道路。在現實的社會發展過程中,形成一個國家、民族發展道路的條件往往是多種多樣的,既有歷史條件與現實條件,又有國內條件與國際條件,還有客觀條件與主觀條件等,正是各種條件的交錯及其相互作用,造就了一個國家、民族在一定歷史階段的獨特發展道路。因此,道路依賴於條件,獨特的道路產生於獨特的條件。

  從條件入手來考慮規律與道路的關系問題,這也是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與方法。像馬克思當年考察俄國公社發展命運時就是如此。在馬克思看來,俄國公社從農奴制改革之后能否跨越資本主義“卡夫丁峽谷”走上社會主義道路,主要不取決於俄國公社本身的“天然”性質,而是取決於是否具備跨越的條件。馬克思認為,跨越必須具備這些相應的條件,如俄國公社的集體所有制戰勝私有制因素,不脫離現代世界孤立存在而與世界市場相聯系,不通過資本主義生產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尤其是俄國爆發革命成為西方無產階級革命的信號並實現雙方互補等。假如這些條件都具備的話,“卡夫丁峽谷”的跨越就是可能的。馬克思看待道路問題的方法論,對於我們今天的研究也具有現實意義。

  中國道路的選擇與開創

  近代以來,中國之所以選擇了社會主義道路,這是面對當時的時代發展趨勢和國內外各種復雜矛盾而作出的抉擇,因而是國內外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就社會形態演變的規律來看,當時世界處於壟斷資本主義時代或帝國主義時代,中國面臨的矛盾非常復雜,既有自身的矛盾,又有不平等的國際關系所造成的矛盾,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使中國在整個世界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十分不利,發展空間非常有限。歷史擺在中國面前的道路隻有這麼幾條:一條是跟著西方國家走資本主義道路,但歷史已經証明,這是一條殖民地半殖民地的道路,不僅資本主義不可能充分發展,而且會加劇民族危亡﹔一條是走改良的道路,即在保留原有制度的基礎上,通過某種改良來改變現狀,但這也根本不能解決中國的前途和命運問題﹔再一條是走社會主義道路,通過革命推翻各種反動統治,擺脫奴役,消滅剝削壓迫,實現獨立自強、人民解放。歷史表明,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中國走社會主義道路是唯一正確的選擇。誠如馬克思所說,一切歷史沖突都根源於生產力和交往形式之間的矛盾。但是,“不一定非要等到這種矛盾在某一國家發展到極端尖銳的地步,才導致這個國家內發生沖突。由廣泛的國際交往所引起的同工業比較發達的國家的競爭,就足以使工業比較不發達的國家內產生類似的矛盾”。中國的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這樣一種矛盾狀況中形成的。

  走什麼路的問題解決了,怎麼走的問題又出現了。過去,我們曾經把蘇聯20世紀30年代開始逐步形成的模式看作是社會主義唯一可能的模式,雖然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取得了不少成績,但也走過不少彎路。正是通過對世界發展潮流的理性把握,通過對世界社會主義發展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我國終於探索和開創出一條新的發展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既堅持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賦予鮮明的中國特色,因而其本身就是社會主義一般與個別的統一,是社會主義發展規律在中國的特殊體現。實踐証明,這是一條改革發展的成功之路,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

  可以看出,無論是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都既遵循著世界歷史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普遍規律,同時又結合本國自身的條件和國情。所以,對於中國道路的“特色”,應予以全面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指出的是,道路的選擇和開創固然離不開條件,但條件也有一個如何利用的問題。同樣的條件,利用好壞,結果迥異。就此而言,中國道路並不是一個自然而然的發展過程,而本質上是一個能動創造的過程。

  中國道路的世界意義

  中國道路的成功開創不僅創造了中國奇跡,而且創造了中國經驗。中國經驗無疑是中國智慧的結晶,具有鮮明的特殊性。但是,中國經驗作為中國道路的積極成果,也是在遵循歷史發展和現代化發展規律、吸收世界發展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形成的,它是對人類文明發展探索的重要產物,反映了人類文明進步的規律,因而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為此,我們的研究不僅要強調“中國經驗”中的中國特色和中國元素,更要通過經驗的總結,凸顯其世界性的意義,為解決人類社會發展面臨的普遍問題提供有益的參考。

  對於中國經驗,不能僅僅停留於經驗的描述,應當從描述進而到提煉、概括,從“經驗”上升到“理論”。由於成功的經驗中總是含有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因而通過對規律性因素的提煉、概括,可以形成具有普遍性的理論。從經驗提升到理論,一方面可以對經驗有更為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另一方面對理論也是一種豐富和發展。由此說來,中國道路和中國經驗既來自於對歷史發展普遍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又為其規律增添了新的內容、注入了新的活力。

   (作者:豐子義,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責編:任一林、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