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充分發揮民族高等院校獨特作用

新知新覺:有力維護民族地區改革發展穩定大局

刀 波

2019年09月10日07:5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興辦民族高等教育、設立民族高等院校,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重要創舉。自1941年延安民族學院建立以來,我國民族高等教育探索出了一條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服務、為國家戰略服務的獨特辦學路子,培養了大量各族優秀人才和干部,他們為國家統一、邊疆穩定、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新時代,民族高等院校要深入總結辦學經驗,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發揮更大作用。

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規律,凸顯民族教育特色。目前,我國已基本形成健全的民族高等教育體系,民族高等院校已成為我國高等院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時代,民族高等院校要同其他高等院校一樣,嚴格遵循高等教育發展的一般規律。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於教育工作的重要論述,牢牢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牢牢堅持正確辦學方向,牢牢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著力打造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具活力的民族高等院校發展新形態,著力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加深科學研究厚度、拓展社會服務廣度、提升文化傳承創新高度。同時,民族高等院校要凸顯民族高等教育的特色,圍繞各自面向的重點區域,全力打造各自的特色和亮點,扎根中國大地辦好人民滿意的民族高等教育。

繼續大力支持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我國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基礎比較薄弱,文化教育水平相對落后。如何解決好民族地區遇到的各種問題?習近平同志強調,“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總鑰匙”“要緊扣民生抓發展,重點抓好就業和教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民族高等院校要著眼於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要,為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培養大批干部和專業人才,為民族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新型工業化、調整產業結構等提供人才支撐,助力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民族都不能少”。

進一步為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一貢獻力量。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多元一體”。舉辦民族高等教育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下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一大特色。民族高等院校既保持了與其他普通高校在政治上和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上的一體性、共同性,又體現了我國多民族文化和高等教育的多樣性、差異性,深刻反映了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這個基本國情。目前,我國有5個自治區、30個自治州、120個自治縣(旗)。民族地區安全穩定關乎國家安全穩定。民族高等院校要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尤其要從青年學生抓起,培養一大批政治立場堅定、維護邊疆穩定、捍衛國家統一的各民族優秀人才。

(作者為北方民族大學黨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10日 13 版)

(責編:吳兆飛、萬鵬)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