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構建長效機制 促進起點公平

有的放矢: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尹艷輝

2019年07月23日08:5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教育公平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之一。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既是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的直接體現,也是衡量教育公平的關鍵指標。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推進教育公平,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進入新時代,我國已建成世界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社會主要矛盾在教育領域主要表現為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要與優質教育資源短缺的矛盾,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尤為突出。解決教育領域主要矛盾,讓人民對教育的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亟須構建長效機制,切實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

提高認識,完善思想保障機制。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起點,優質教育資源合理配置是促進教育公平的核心內容,承載著人民對公平教育和優質教育的深切期盼,對於進一步促進社會公平、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和諧、實現民族振興都具有重大意義。新的時代條件下,應深刻認識到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事關公平正義,提高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注重均衡,構建協調發展機制。進一步完善公平導向的教育供給體系,建立優質教育資源城鄉統籌機制,促進城鄉之間、學校之間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布局。完善區域教育投入機制,進一步加大對邊遠地區、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的優質教育資源投入力度。積極推進教育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優質學校、優秀師資的輻射引領作用,採取集團化辦學、委托管理、學區制管理、名校辦分校、結對幫扶等多樣化辦學機制,為各學校之間共享資源、以強帶弱、整體提升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學水平搭建平台,推進所有學校共同發展。

創新引領,構建改革發展機制。一方面,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發展。推廣教育信息化應用,可以以較低的成本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應堅持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創新教育和學習方式,積極探索“互聯網+教育”深度融合與創新,覆蓋偏遠農村學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開放與共享。另一方面,深化師資隊伍建設和改革。優秀師資隊伍是最重要的優質教育資源,也是實現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應深入落實鄉村教師支持計劃,努力解決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完善教師補充、培訓、交流、待遇落實各項機制,著力提高教師專業素質和從教積極性,努力讓長期工作在艱苦地區的農村教師有地位、有尊嚴、有發展空間。

共建共享,構建社會參與機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既需要各級政府和各個部門積極作為,也需要社會力量廣泛參與。應加強教育資源配置的頂層設計,推進分工合作,建立健全社會參與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民辦教育發展步伐,拓寬社會力量參與辦學渠道。完善家庭教育體系,構建學校家庭互動、線上線下互補的新模式。

強化實施,完善督導考核機制。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政府主管部門責無旁貸。應全面貫徹國家戰略,將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強化責任擔當,努力構建政府為主、部門協同、多元參與的均衡發展推進機制。進一步提高教育治理能力,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完善教育資源投入配置相關法律法規,做到依法治教、有章可循。加強統籌領導,精心組織、高位推進、強化考核,切實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均衡化,確保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取得實效。

(作者單位:吉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23日 17 版)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