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黃相懷

2019年05月24日10:06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習主席指出:“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這一重大論斷,豐富和深化了對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五四精神的理解,對於新時代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愛國主義是推動中國發展的強大精神力量

  熱愛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和人民的情感,是人類的一個普遍心理現象,見之於一切歷史發展階段。但愛國主義作為一種政治現象的出現,則是近代政治的產物。面對資本主義列強所制造的內憂外患,喚起和凝聚本民族巨大的精神力量以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是落后國家扭轉自身歷史命運的先決條件。這種精神力量,最核心的就是愛國主義。正是20世紀初空前的民族危機與社會危機造就了中國的五四運動,因而五四精神最核心的也是愛國主義。五四運動以來,愛國主義成為驅動中華民族不懈奮斗的精神主基調,從而為中華民族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提供了重要精神動能。離開了愛國主義,就無法理解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內在邏輯。

  新時代更需要高舉起愛國主義偉大旗幟。習主席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這也就意味著,新時代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需要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背負著近代以來一百多年的深重苦難,面對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艱巨任務,肩負著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的使命擔當,全體中華兒女必須更加緊密地團結凝聚起來,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共同走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中國共產黨將愛國主義轉化為推動中國發展的成功實踐

  因五四運動而勃發的愛國主義盡管已經具備了充分的政治意義,但如果不能夠順利地找到政治組織承載,則很有可能僅僅停留在政治現象層面,而無法有效轉化為推動中國發展的政治實踐。這種政治使命,歷史性地落在了中國共產黨身上。實際上,五四運動自身的發展特質,即精神力量與思想力量、知識分子力量與人民群眾力量的交響變奏,本身就內在蘊含了中國共產黨登上歷史舞台的必然邏輯。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不僅以愛國主義團結凝聚最廣大人民群眾,而且以思想的力量、組織的力量、奮斗的力量等引領、振奮和激發了全民族為振興中華共同奮斗,成功地將愛國主義情感轉化為了救國救民、強國富民的理性實踐。

  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最忌說空話。歷史充分証明,中國共產黨是愛國主義精神的最忠誠弘揚者實踐者。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把愛國主義同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實踐緊緊聯系在一起,為實現民族獨立解放、國家繁榮發展、人民幸福生活不懈努力、接續奮斗,深刻改變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使具有5000多年文明歷史的中華民族全面邁向現代化,使具有500年歷史的社會主義主張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成功開辟出具有高度現實性和可行性的正確道路,使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並躍升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不能是形而上的,必須與當代中國實際緊密結合,而當代中國最大的實際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因而,新時代弘揚愛國主義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和體現到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領域。

  社會主義是承載和托舉愛國主義的必然選擇

  五四運動爆發的特定政治歷史環境,塑造了五四精神中愛國主義的特定內涵,使之不同於資本主義意義上的愛國主義。這是因為:由於五四運動是對資本主義列強互相厮殺且欺壓中國的激憤和反抗,因而它必然包含著對資本主義意義上的愛國主義的反思和警惕﹔又由於五四運動是深受了俄國“十月革命”影響的,因而它必然包含了對社會主義這種在當時已經成為實踐的這種光明前景的向往。一言以蔽之,社會主義的發展方向,是五四運動所追求願景的必然歷史歸宿。實際上,對於中國這樣一個歷史沉重、飽受列強壓迫、人口眾多且情況復雜的落后國家來說,社會主義無論作為一種革命手段,還是作為未來目標、制度形態和運行原則來說,都是愛國救國的最優之選。

  習主席指出:“一個國家實行什麼主義,關鍵要看這個主義能否解決這個國家面臨的歷史性課題。”從救國救民的角度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中華民族必須反對帝國主義以求民族獨立、反對封建主義以求民眾解放。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身上看到了民族獨立、民眾解放的希望,衷心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從而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從強國富民的角度看,中國革命的最終勝利與中國發展的真正奠基,是以社會主義改造所完成的政治形態、制度形態和社會形態等為前提和基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清除了中國實現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根本障礙,為生產力發展、為經濟基礎變革、為走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提供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對許多落后國家來說,如果不能完成國家的重構和社會的再造,推進現代化就會面臨巨大的動員難題,即難以動員起來物質的、精神的和人員的力量來實現現代化﹔即便強行和局部地推進了現代化,現代化要素突然闖入舊有的社會結構會帶來嚴重的后果。社會主義之於中國現代化和民族復興的根本意義,在於它為中國發展奠定了基礎性的政治社會條件。在當代中國,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不能是抽象的,而必須結合到具體的社會制度中。具體到信念堅守上,就必須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守護好、建設好我們偉大的國家。

  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實踐

  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於五四運動以來歷史發展邏輯之中,高度統一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實踐之中。習主席深刻指出,愛國主義是具體的、現實的。在當代中國,弘揚愛國主義就必須深刻認識到,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社會主義制度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扎根中國大地、借鑒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展的大政方針必須長期堅持,不可動搖。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和發展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成為當代中國人的奮斗目標,當然也就是愛國主義的時代主題。

  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是新時代弘揚五四精神的必然要求。我們要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局面,必須大力弘揚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堅信中華民族有能力走出一條成功的復興之路。習主席指出,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愛國是本分,也是職責,是心之所系、情之所歸。對新時代中國青年來說,熱愛祖國是立身之本、成才之基。因而,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樹立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信心,到人民群眾中去,到新時代新天地中去,讓理想信念在創業奮斗中升華,讓青春在創新創造中閃光。

  在新時代,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必須更好地弘揚愛國主義精神,自覺投身現代化建設生動實踐。當前我們面臨的形勢十分復雜,需要應對的風險、挑戰和考驗非常多。如何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不斷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放眼當下,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們面臨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新機遇新挑戰,面臨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深入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我國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仍然存在,制約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躲不開、繞不過。在這樣的情形之下,必須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繼續推進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的改革創新,加快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步伐,促進現代化建設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不斷完善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使全國各族人民永葆愛國熱情,使中國共產黨永葆蓬勃朝氣,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永葆無限生機。

  ﹝作者單位: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

(責編:周洪業、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