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與人民美好生活

欒淳鈺

2019年05月23日08:1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與人民美好生活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向往美好生活是人類社會的普遍追求,而美好生活的內容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多個領域,蘊含人與人、人與社會以及人與自然等系列關系。新時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不僅指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也包括優質的生態生活,美好生態環境是人民對新時代美好生活向往的題中要義和重要期待,更是我們黨為之奮斗的堅定方向。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從多個角度論述了人、自然和社會的統一,為我們觀察、解讀、創造美好生活提供了根本遵循。

  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觀察美好生活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蘊含豐富的唯物的、辯証的、實踐的生態哲學思維和方法,賦予運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觀察美好生活以可能性和必要性。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產生與發展,是對近代以來人類錯誤的自然觀念的反思以及當代人類現實生存困境的關切的結果。首先,美好生活的實現必然離不開人與自然的關系,而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馬克思承認自然的先在性,人是自然存在物。因此,開發利用自然、展示自然的本質和美,是美好生活的重要前提和組成部分。其次,自然系統與社會系統作為兩個生態子系統,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二者之間頻繁地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在由自然系統向社會系統發展的過程中,實現了二者的辯証統一、互利共生,共同構成了完整的美好生活圖景。最后,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在實踐層面所提倡的是人與自然之間雙贏,而不是零和的關系形態。在這裡,雙贏意味著對自然生態的保護與社會經濟發展的共同進步,體現了一種與自然進行對話和交流的實踐態度。

  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解讀美好生活

  馬克思主義生態觀涉及的個人、自然和社會等元素構成了生態思想體系的基本范疇。作為現實的個人,必然在自然和社會的生產和生活中發展,其中,生產只是手段,生活才是目的。美好生活是生活的目標導向和價值追求,綠色生活又是美好生活的題中應有之義,是延續“好生活”的必要前提,是實現“美生活”的主旨意蘊。將美好生活這一目標納入馬克思主義生態觀視域中去分析和思考,既可以為解讀美好生活奠定理論基礎,又可以更好地理解美好生活的豐富意蘊,進而為后續更好地制定措施實現美好生活提供現實路徑。

  關於美好生活是什麼樣子的這一問題,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為之解密。首先,美好生活是“生命共同體”和“社會共同體”有機結合的“整體美好”。社會生活是一個開放的生成性的交往關系結構。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堅持將人、自然和社會視為生態整體系統,且現實生活便是人與人、人與自然和人與社會的維度空間。美好生活必然是表現為人與自身協調平衡、人與自然互惠共存、人與社會和諧共生,乃至“生命共同體”和“社會共同體”共融的有機生態共同體。其次,美好生活是從“物質富裕”到“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的“現實美好”。最后,美好生活是從“人民共創”到“人民共享”的“過程美好”。美好生活是從共創到共享的奮斗過程,現實的人最終成為由自己所組成的社會、自然界乃至自身的主人。

  用馬克思主義生態觀創造美好生活

  現實的生態問題需要新的理論來解決人與自然的失衡關系,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實現美好生活必然需要依靠馬克思主義生態理論指導實踐。要從馬克思主義理論文本中尋獲生態問題之社會根源,從而找到解決生態問題的社會方法,還要推進馬克思主義生態觀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植根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逐步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執政理念、責任擔當。

  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首先,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建設美麗中國,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是一場大仗、硬仗、苦仗,必須加強黨的領導。各部門各地區,必須把重視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檢驗領導干部是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重要標尺,增強憂患意識和責任意識,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分工協作、共同發力,以生態文明建設助力美好生活實現。其次,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滿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們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體現出深厚的民生情懷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著眼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重點解決損害群眾健康的突出環境問題,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態環境需要。最后,要加快轉方式調結構,追求高質量的美好生活。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推進清潔能源生產、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同時,打造以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和環境風險有效防控為重點的生態安全體系,保障美麗中國建設持續穩定推進。

  (作者:欒淳鈺,系天津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天津大學基地研究員)

(責編:萬鵬、曹淼)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