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推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

倪好 周谷平

2019年04月22日08:28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深入了解民情民意推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

  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的根基。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圍繞“一帶一路”與民心相通主題,以沿線國家和地區民情民意為切入點進行調研,分析“一帶一路”建設的民心所向,找出不足,提出建議。

  本調研對象為259位在華留學生,來自東帝汶、埃塞俄比亞、孟加拉、津巴布韋、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韓國等37個國家,其中大部分(61.39%)年齡在20歲至24歲之間,專業以經濟學(26.25%)、工科(26.25%)和中文(17.76%)為主,大部分人表示其身邊重要他人(家人或者朋友)對“一帶一路”比較了解或者非常了解。

  推進“一帶一路”民心相通基本情況

  “一帶一路”倡議為沿線國家帶來諸多利好,但部分民生領域涉足不深。調研顯示,沿線國家民眾大多認為“一帶一路”倡議將會為其國家帶來諸多有利影響,如增加就業與職業技能培訓機會、改進基礎設施、改善公共衛生與醫療條件、加強雙邊貿易,以及促進扶貧開發、提高抗災能力、加強非政府間交流等,總體上對“一帶一路”持較為積極的認知。

  在需求方面,沿線國家民眾更加看重教育(64.09%)、就業(61.78%)、職業培訓(38.61%)、公共衛生(28.19%)、消除貧困(23.55%)、醫療條件(20.85%)等民生改善。我國目前在國外實施的民生工程中,部分契合當地需求,但也存在供需不匹配問題,如文化傳播、協助脫貧和災難援助等方面還較為不足,與對方國家民眾的需求有一定距離。

  “走出去”企業的公正性受肯定,但能否促進當地就業仍受質疑。總體而言,受訪者認為中資企業能一視同仁地對待中方員工和當地雇員,在企業治理中體現出公正公平性。在口碑上,近半數受訪者認為中資企業在當地履行社會責任,如參與當地社區公共事務等。

  絕大部分受訪者認為中國的投資有助於緩解當地就業問題,有86.49%的受訪者認為該國民眾歡迎或者十分歡迎中國企業的投資,但也有部分受訪者保持中立,其中16.22%的受訪者表示不清楚,約5%的受訪者表示中國企業沒有對當地就業產生幫助,甚至產生了擠壓效應。

  企業行為有助於改善基礎設施,但缺乏生態環境責任感。針對中資企業是否有利於其他國家的環境建設這個問題,65.25%的受訪者認為改善了當地交通條件,39%的受訪者認為改善了飲水條件,55.6%的受訪者認為有利於改善電力通信條件。44.79%的受訪者認為中資企業關注到了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問題,38.22%的人認為中資企業的活動對當地生態環境關注不夠。

  沿線國家人才需求旺盛,但人才供給能力還有待加強。在人才需求方面,受訪者認為其所在國家目前經濟社會發展所急需的人才主要集中在工程和技術類、醫療衛生類、財經類、企業管理類、農業技術類和法律類。在教育合作方面,受訪者認為目前其所在國家迫切需要和中國進行合作的教育領域是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與技能培訓。在人才培養方式上,72.59%的受訪者認為前往發達國家留學是最為有效的方式,體現出中國教育在全球教育市場上的聲譽度和吸引力還需進一步提升。中國高校對外國留學生的吸引力主要分布在經濟、工程和中文等專業。

  促進民心相通的對策建議

  堅持精耕細作。在推進沿線國家民生項目時,更應該深入調研,因地制宜地推出有利於增進沿線國家民眾福祉的項目。不同國家和地區對教育培訓、就業創收、公共衛生、醫療保障等需求不同,匹配當地需求是首要考慮。要走進民眾生活,採用當地語言、本土方式,增進信任感,選擇合適的進入方式,分步驟、分階段合作,以求更有實效。

  堅持增進民眾獲得感。周期長的基礎設施建設迫切需要輕資產項目(如學校、醫院、技能、標准、服務等),發揮潤滑劑和黏合劑的作用。我國境外項目投資除了要關切政府間合作,也要與民間緊密結合,在民生項目上不追求“大而全”,而要追求“小而精”。建議對投資成本低,收效長遠,能實現民心相通的教育醫療等領域,開辟專門渠道,設定投資比重。

  堅持生態底線。堅持建設綠色“一帶一路”,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傳遞到全世界。目前,“一帶一路”涉及的環境和社會事項,只是由各企業在項目層面執行,在國家層面並沒有系統性的協調和管理機制。建議研究出台綠色“一帶一路”評估體系,讓“走出去”企業的生態責任行為有據可循、有章可依。

  堅持人脈聯通。持續做好人脈工作,充分利用華人華僑群體、外國留學生群體、孔子學院學生、沿線國家黨政青年、公益社會團體成員等資源,建立國別青年人脈信息庫,積極累積沿線國家青年交流后備人才。

  堅持適度宣傳。建議出台相關辦法,鼓勵國家高端智庫及培育單位在海外主流媒體定期發聲,有理有據、精准有力、切合時勢地闡釋“一帶一路”的深刻內涵、重要現實意義和取得的實效,讓絲路精神深入人心。

  (作者:倪好 周谷平,分別系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員,浙江大學區域協調發展研究中心首席專家、中國西部發展研究院院長)

(責編:萬鵬、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