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馬克思經濟哲學思想的重要問題域

魏小萍

2018年10月08日08:19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馬克思經濟哲學思想的重要問題域

本期主持:張雄(全國經濟哲學研究會會長、上海財經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本期主題:經濟哲學研究的方法論

主持人語

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的中國經濟哲學,經歷了研究課題的轉換和哲學理論的建構,已然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話題。本期組織的三篇文章,就如何從經濟哲學的角度理解馬克思的研究思路和批判精神,如何正確認識馬克思經濟哲學的重要問題域進行了探討,以期深化學界對此話題的進一步研究。

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批判經歷了從哲學社會學到政治經濟學批判性研究的發展過程,涉及諸多領域及問題,這其中最為核心的問題意識與研究思路的發展線索是什麼?20世紀末的蘇東劇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與21世紀初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在世界范圍內再度喚醒了馬克思學說的當下性。今年恰逢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經歷了40年改革開放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理論與現實、歷史與當下,需要我們進一步從經濟哲學的角度理解馬克思的研究思路和批判精神。

從哲學社會學到政治經濟學批判

19世紀初,德國正處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封建末期的、前資本主義的與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處於異常激烈的交鋒之中,“自由與平等”這一資產階級革命理念的核心內容與現實社會的貧富分化形成鮮明反差。

大學期間受過康德、黑格爾等古典哲學的熏陶,同時又受過歷史學、法學等學科教育的馬克思,19世紀40年代初在《萊茵報》工作期間,因受到一宗森林財產權經濟糾紛案的影響,開始關注私有產權與窮人的物質需求問題。在對資本主義現實社會的認識過程中,馬克思與青年黑格爾派產生了分歧,他沒有將批判的視野局限於意識形態紛爭、糾纏於“實體”與“自我意識”、“個體”與“類”等觀念的辯解與哲學思考,而是轉向現實社會,從最基本的人們生活生產的經濟關系中尋找答案。

馬克思研究思路的這一轉向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就已初見端倪,在手稿中他嘗試著通過工資、資本與地租的關系去理解異化勞動的問題,通過異化勞動與私有財產的相互關系去探索異化勞動的歷史形成。

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馬克思從更加開闊的研究視野中去分析,從人與人、人與物的對象性關系角度把握人類社會的發展形態。同時,馬克思逐步進入專業化的政治經濟學研究領域,與古典經濟學家、國民經濟學家從解釋國民經濟的增長機制出發不同,馬克思通過對政治經濟學的批判性研究,分析資本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形成及根源,嘗試去回答國民經濟學家所面臨的困境。

從《1861—1863年經濟學手稿》到《資本論》,馬克思一方面批判地繼承了黑格爾的辯証思維方式,另一方面受到實証科學的影響,從專業化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性視野中去分析、探討資本主義社會所包含著的基本矛盾,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經濟哲學研究范式。

資本的佔有方式為什麼與資本主義社會自身所宣揚的一般的財產法則發生對立?青年黑格爾派、激進的批判理論家從人們的觀念中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古典經濟學家還嘗試借助勞動價值的概念去理解這一問題,而國民經濟學家們嚴格說來則放棄了對這一問題的追問。

在與青年黑格爾派分道揚鑣后,馬克思同樣對古典經濟學、國民經濟學的研究方法進行了質疑,並且質疑了蒲魯東等試圖在資本的經濟關系中通過工資率的變化來避免貧富分化的設想,將批判的鋒芒直接指向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與此相應,馬克思和恩格斯所論証的社會主義是以與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生產關系變革為基礎的。

變革后的生產關系已經消除了個人通過佔有生產手段而佔有他人勞動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就意味著分配公正問題得以解決了呢?與拉薩爾派訴諸所謂不折不扣地按照勞動付出獲取回報的平等權利來設想未來社會的分配問題不同,馬克思非常清晰地看到了按勞分配原則的局限性。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批判了拉薩爾等人所設想的絕對公平分配原則,並且從主客觀方面討論了在實現社會主義生產資料所有制改革之后,按勞分配原則在現實社會的運行中存在的諸多制約因素,由於個人之間各種主客觀差異的存在,權利平等與分配平等之間仍然存在著緊張關系,因而按勞分配在馬克思看來依然是市民權利(或譯為資產階級法權)。因此馬克思提出,在社會生產力充分發展的條件下,由按需分配取代按勞分配。

從按勞分配到按需分配實際上已經蘊含著分配正義原則的變化。按勞分配原則可以理解為回饋正義原則,它強調的是主客體對象性關系在內容上的統一性,這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機制,是社會主義分配的基本原則,即所謂的多勞多得、少勞少得、不勞不得。按需分配則忽略或者不計個體付出與回報之間的關聯性,從整體的角度立足於滿足個體對客體對象的基本需要,將個體從謀生性的經濟驅迫中解放出來,從而使人的經濟活動不再受制於個人的物質需要,而成為人在對象化活動中自我完善、提高,更好地服務社會的需要。從按勞分配到按需分配,馬克思從歷史縱向發展的意義上理解兩者之間的更替。

馬克思經濟哲學思想的時代語境

20世紀傳統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大規模的踐履,不僅在現實中呈現了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所討論過的矛盾,而且呈現了馬克思沒有直接討論過的問題:按勞分配這一回饋正義原則,即使在公有制條件下也意味著差異分配,差異積累轉化為對象化了的勞動手段終將會威脅到平等理念,從而再次成為異化勞動的形成條件。這一可能性的存在,在客觀上成為限制按勞分配幅度、助長絕對平均主義的緣由。20世紀的社會主義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限制個人回報差異、從而限制私有經濟規模的現象。

我國1956年以后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廢除生產資料私有制以后實施按勞分配原則存在的各種局限性。一方面公有制與計劃經濟從體制上保障了平等理念的現實性,另一方面按勞分配的諸多主客觀困境使得平等理念在現實操作中演繹為平均主義甚而絕對平均主義。回饋正義的兌現無論從個體還是局部整體的角度來說都成為問題,在非市場化體制下,一個經濟單位經濟成本的核算不是建立在客觀理性基礎上的,按勞分配原則隻能流於形式。

其實際結果便是經濟發展動力機制難以持續,1956年至1978年的社會主義實踐印証了這一點。1978年我國改革開放的基本思路首先是強化社會主義體制下的回饋正義原則,從個體、從不同層次的整體角度(經濟單位)釋放經濟活力,例如改革開放初期農村的土地承包責任制、城市的利改稅、獎金制度的激勵手段等等,借助一定的經濟手段、措施,釋放勞動主體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一定的條件下能夠更加自主地去追求勞動過程中主客體對象性關系的正相關效應。這在客觀上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體現了回饋正義原則的強化與社會發展動力機制的關聯性。在改革開放初期,通過土地承包制、獎金激勵制度等方式激發出來的主體積極性,其作用之明顯、反應之快速,是顯而易見的。

然而這種回饋正義由於其自然屬性使然,外化了的勞動在一定條件下積累起來的差異,能夠轉化為對象性勞動手段,並且再次引發出自身的悖論問題。這是其一,其二,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市場體制的引入,在市場中發展起來的民營資本與在市場中引入的外來資本,使得馬克思意義上的回饋正義在現實中重新成為一種挑戰。

面對這一現實,國內學術界的討論也由改革開放初期針對平均主義而突出的效率優先、兼顧公平,轉向更加強調公平正義。公平正義問題成為學術界討論的理論熱點問題,馬克思經典文本中有關公平正義的思想成為人們熱議的焦點。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構建與完善,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不同經濟成分的同時存在不僅形成分配方式的多元化,同時也讓與之相配套的社會保障制度產生相應變化。勞動收入與投資收入並存,各種社會保險制度與基本社會保障制度並存。

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所設想的由按勞分配到按需分配這一縱向更替的兩種分配原則,在現實中,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成為同時並存的現象。例如,各種社會保險與社會保障制度是在稅收基礎上形成的再次分配路徑,而這其中社會保險制度從個人的角度來說,體現的就是回饋正義原則﹔而基本社會保障制度從個人的角度來說,體現的則是最低限度的按需分配原則。馬克思的公平正義思想在社會主義改革實踐中得到豐富和發展。

馬克思經濟哲學思想的現實意義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勞動收入、投資收入、各種社會保險制度與基本社會保障制度已經成為進入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基本組成部分。不過,在不同經濟成分中,其所涉及的對象性關系是不同的,例如民營經濟與國有經濟。同樣,在不同的社會保障制度中,所涉及的關系原則也是不同的:各種社會保險制度奉行的是回饋正義原則,而基本社會保障制度則是國家層面的制度,它體現的是按需分配原則。

從世界范圍來看,我們的時代在發展的深度和廣度上,與馬克思的時代已不可同日而語。我們所面對的現實問題也已超出馬克思在《哥達綱領批判》中的討論視野,改革開放與經濟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讓我們融入世界歷史的發展進程之中。馬克思對資本邏輯的深刻洞見與分析,有助於我們從理論上對資本在今天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所具有的作用進行清晰的認識。

分配正義這一馬克思經濟哲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人們所關注的現實社會問題,更是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與構建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進入深水區、攻堅區,這是前人沒有走過的路,開拓性地探索與創新發展,既需要過人的勇氣,更需要理性與智慧。馬克思經濟哲學的研究視野,為我們在新時代語境下理解和認識分配正義問題提供了方法論,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健康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

(作者:魏小萍,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責編:任一林、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